根據《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文明辦 山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山東省婦女聯合會關于開展2024“尋找智慧家長家教好故事”工作的通知》的相關工作要求,各市教育局、文明辦、婦聯、關工委積極推薦、認真組織,經省級評審最終確定“智慧家長家教好故事”100個,現將優秀案例進行展播。
家長有規劃,孩子有未來
陳春源家教好故事
《三字經》里有這么一段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會發現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教育,重視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重視孩子的成長規劃。
孩子的成長啟蒙從閱讀開始,記得我小時候家里基本上沒有課外書,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一些遺憾。有了孩子以后我想要給他創造讀書的環境,讓他讀到更多的好書。我就想怎么才能給孩子創造好的讀書環境呢?
原來我沒有讀書的習慣,為了給孩子做榜樣,我從有了孩子以后會經常去買書看。現在每年會收聽100多本書的解讀,自己能閱讀20來本書。
陳奕衡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給他訂購了《巧虎》書籍,每月一期,剛開始是他媽媽給她讀,慢慢的他就自己看了。這套書籍的訂閱一直持續了5年的時間,對他做了很好地閱讀和數學思維的啟蒙。
在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書店給他辦理了一張借書卡,每一次可以借三本書,每天放學去借上3本,剛開始是我給他選書,慢慢他有了讀書的興趣之后,就開始自己選書。選好書帶回家,晚上他在家讀完一本,第二天到學校利用自習和課間時間讀完另外兩本,下午放學之后,我們又直接奔赴書店借上3本書再回家,這樣循環往復了很多天。一年里一共借閱了278本書,加上平時給他買的一些書,一年總共讀了300多本書。
今年暑假我們學校讓統計孩子暑假期間讀了多少本書,一共有多少字數,最終統計孩子暑假讀書400多萬字。孩子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得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正反饋,也就越來越喜歡讀書了。
輔導寫作業是很多家長的噩夢,我家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寫作業也是拖拉磨蹭,讓我和他媽媽很著急,親子矛盾不斷。也是因為那時候我和他媽媽開始學習家庭教育,學習了一些讓孩子更好地寫作業的方法,包括孩子的時間管理。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他媽媽在一個App上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里面老師詳細地講了怎么讓孩子去做時間管理,回到家如何寫作業,寫作業的順序是先難后易,還是先易后難?怎么利用時間沙漏更高效地寫作業,上學的時候這個一天的時間是怎么去安排?
孩子在旁邊聽到后產生了興趣,就拿過他媽媽的手機自己認真看了起來。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把課程認真看了一遍,因為他小時候學過畫畫,所以他看完了之后還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圖畫了出來。并且讓我給他買了一個沙漏放在書桌旁,每次寫作業都會用起來。
經過了這次意外的學習,他心目當中建立了時間的觀念,能很快去寫完作業。寫完作業之后我們讓他自由支配時間,慢慢地他也就形成了回家先寫作業的習慣。
我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找辦法找工具。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我們要和孩子站到一起解決困難,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為難孩子。”
在這個電子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孩子對手機的使用成為很多家庭的教育難題,所以我們家里也制定了使用手機的家庭規范:
1.手機是借給孩子使用的,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父母可以隨時收回手機。
2.手機不能看視頻,玩游戲,只是用來聽故事和學習的工具。
3.父母隨時監控手機下載的軟件和看的內容。
除了給孩子規定了使用手機的規范,我們夫妻兩人在家也都不玩手機游戲,也不刷短視頻,就是要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在不斷地學習中,我也在進行社會實踐,這幾年來我舉辦或協辦過數百場的線上線下家長讀書會,在初中小學和幼兒園給家長們分享家庭教育規劃知識,在社區舉行了50多場的“社區家長共學會”,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幫助更多需要家庭教育指導的家長。
我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經驗。孩子,他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所以我想要好好學習,去理解孩子、懂孩子,有一顆幫助孩子的心。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習知識,我作為父親也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我要活到老學到老,讓他看到我的努力,以身作則引領孩子的成長成材。
工作單位:東營市利津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推薦單位:東營市教育局
用心交流,用愛陪伴
陳偉家教好故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而言,良好的家風、父母的言傳身教,就像陽光和雨露一樣,非常至關重要。
堅持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飛翔
為培養孩子從小自強,在孩子學走路跌倒時,雖然我們很心疼,但咬牙不去抱他,堅持讓他自己爬起來。經過一次次的鍛煉,他慢慢意識到哭和叫是沒用的,只有自己勇敢地爬起來。
為培養孩子從小自立,1歲就讓他自己吃飯,盡管每頓飯后一片狼藉;2歲就讓他自己穿衣,盡管穿衣服前后顛倒;3歲就讓他自己洗小襪,盡管每次撒一地水漬。經過長時間磨煉,孩子很快熟練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
為培養孩子從小自信,我們對孩子的想法,只要合理就支持和鼓勵。孩子6歲那年,他提出自己學游泳的想法,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我們答應了,不到一年時間他自己學會了游泳。7歲那年,他提出放學自己回家的想法,我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后,便開啟孩子獨自回家模式。
讓孩子在興趣中愛上勞動
想讓孩子愛上勞動,就要抓住他的興趣點。在孩子3歲時,我們發現他對擦地感興趣,于是就給他一塊抹布,讓他跟我們一起擦地,后來又用同樣方法教會他掃地、洗碗、疊衣服等勞動技能。在孩子6歲時,他對做飯表現出很大興趣,于是我們就鼓勵他學習嘗試,并在灶臺旁架起手機自拍,讓他邊做邊解說,記錄自己洗菜、配菜、切菜、炒菜的全過程。
我們上班不在家,孩子主動照顧年邁有病的奶奶,給奶奶端水做飯,為此青島電視臺對孩子照顧老人的事作了專訪報道。
讓書成為孩子心愛的“玩具”
孩子出生后,親朋好友送了不少玩具,看孩子玩得津津有味,我們突發奇想,能不能讓書也成為孩子心愛的“玩具”。于是,我們就把繪畫書擺滿家中各個角落,而且只要有時間,我們就陪孩子看書,給他講故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竟然喜歡上了書。
從此,親子閱讀、讀書分享成為我們家庭的重要活動,通過讀書豐富了孩子的知識,也陶冶了孩子的情操,他在一篇《我的樂園》命題作文中這樣寫道:“我的樂園是我的小屋,屋中有一個書柜,里面藏著一片知識的海洋,我可以孜孜不倦地在書海里遨游”。
“五育并舉”,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我們就利用家庭會議形式,邀請孩子一起參加,鼓勵大家發表意見,在交流和溝通中達到了感情交融的目的。在這樣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很陽光、很快樂,也很容易滿足,我們能感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開心。
為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我們和孩子一起參與各項公益活動。這幾年來,我們和孩子多次報名參加青島環保組織“潔之隊”開展的撿拾垃圾活動,讓孩子自覺樹立社會公德和環保意識。春節期間,我們和孩子一起報名參加街道組織的“獻愛心、送溫暖”“我為創城做貢獻”等志愿活動。
工作單位:青島市城市管理局
推薦單位:青島市教育局
本文編輯:鐵扇公主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