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看到《獅城山海》的熱評時,我第一反應是“郭靖宇這個編劇導演真夠倔,一家人硬是把娛樂圈玩出了傳家寶的路數。”剛剛放送第17次“岳麗娜”字幕時,眼看屏幕突然黑了,我瞅了半天彈幕,差點沒笑出聲。有人吐槽說:“這是第八個買片主任被郭靖宇嚇跑路了吧。”由此可見,有觀眾緣的導演那么多,但像郭靖宇這么軸的,還真不多見。
咱先說說郭靖宇的“御用劇組”。到現在,他的戲感覺已經到了“家族企業閉環”的程度:老婆岳麗娜、弟弟楊志剛、以及招牌常客于毅,總是一鍋端,把主角包圓得嚴嚴實實。別人拍拍戲,最多是帶上一兩個自己喜歡的演員,而郭靖宇呢,干脆把“親朋好友聯誼會”明目張膽地立在劇組中心。你想拆掉這張桌子都難,畢竟,這些年他的劇也的確火遍了。2013年的《打狗棍》爆紅開始,“郭家班”的名號是真立住了。
但你以為郭靖宇這做法是隨便的嗎?還真不是。人家特講究!聽說他有個私密檔案——里面藏著他頭號演員的詳細信息,比如老婆岳麗娜的“哭戲微表情”、楊志剛的說臺詞節奏表,于毅則是“武打動作肌肉曲線”都細到表格上。甚至更夸張的是,最近招進來的演員,連脖子后面長痣的位置,都和他們飾演的角色替身對得毫厘不差!
當然,這家族戲就得一直保證是“金字招牌”,郭靖宇在用人方面甚至拉高到了藝術研究級別。有人發現,岳麗娜從《娘道》到《小娘惹》,再到這兩年熱議的《獅城山海》,她的角色總是第18分鐘前后登場,起碼不差30秒。乍一聽這個巧合挺扯,但轉念一想,這八成是郭靖宇研究了觀眾的情緒接受能力,有套路得來的“黃金登場時間”。更有意思的是,岳麗娜角色服裝的顏色,總跟郭靖宇的各大入圍獎項擦邊——金鷹紅、白玉蘭藍、飛天金,還真是一股離奇的“獎項風向標“的感覺。這也是真的細思極恐。
不過,郭靖宇的“家族工業流水線”也有BUG。比如楊志剛出戲慢、臺詞賊別扭,到了現在還是網友調侃的重點。之前連視頻網站都給他專門開發了個“臺詞加速鍵”,而且使用率更是在一度登頂。到底咋回事呢?還真有人琢磨過,楊志剛的慢節奏語速,跟郭靖宇早年的某段“少年喪父”經歷里的誦讀音頻頻率竟然還能重合,業內給這種表演方式起了個名字叫“郭氏創傷共鳴”。你說毛骨悚然吧?
至于巍子,不少人都對他和郭靖宇合作背后的細節特別好奇。人家巍子是個老戲骨,但這么多年特別敬他專門為“郭家劇組”賣力出演。這能不令人玩味嗎?啥原因呢,傳聞說1999年巍子因《笑傲江湖》落選,郭靖宇那時候都還沒啥名氣,卻在自己的軍大衣里寫了個誓言,說“二十年內必讓巍子成角”。寫下這個愿望的時候,估計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吧。可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巍子頂著《鐵梨花》和《大秧歌》的捷報,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郭靖宇還真是個處處有“計謀”和“意象”的人。比如《獅城山海》的拍攝現場,有人說影子拼出“郭”字,還有收音師錄到他當年某段跑龍套時的臺詞音頻。咋說呢,這種戲劇化的場景一旦流傳出來,就夠網友熱議好幾天的。
不過,說句實在話,這事怎么說得透呢?歸根到底,這幾年觀眾尤其開始反感重復的“老面孔”、老式風格和千篇一律的故事線。郭靖宇很明顯也感受到了這種“審美疲勞”的批評,不然他最近不可能一臉自帶梗地說:“要不下回讓媳婦演機器人,我弟演個啞巴角色算了。”這背后可能既有無奈,也是一種開玩笑式的自黑。
但話說回來,情懷歸情懷,戲劇歸戲劇。郭靖宇無疑把他的“家族班底”當作一件藝術品雕琢了很久,這份沉浸和堅持值得敬佩。只是,他如果總是這么保守下去,繼續“十年不換菜”,觀眾的“內耗”怕是遲早把這些努力逆向消解。
現在,坊間傳聞他籌備啟用新人,甚至要特訓會唱《熱河二人轉》的選手、還要求新人家族三代內都沒影視從業經歷。聽著就離譜得很魔幻,但這或許真是他在轉變思路,探索出一條既不拋棄舊人,又能滿足觀眾好奇心的新路。
所以你說吧,你更愿意看到“郭家班”繼續扎根到底,堅守自己的“創作者之家”情懷?還是盼望郭靖宇拋開包袱,放手啟用新人,用突破來迎合多樣化的觀眾需求?要我說,哪一種選項都有討論的意義。不過先別糾結了,咱不如期待一下吧,看看這位倔強的導演能不能再殺出一條屬于他的新戲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