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前,人社部召開了會議部署下階段的重點工作,其中有與社保有關的內容。人社部門定調,接下去將確保養老金調整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且強調今年的調整會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
這場會議給1.4億城鎮退休人員吃下了定心丸,結合近年來多次在5月公布養老金調整通知的實際,我們有理由期待2025年版的調整通知用不了多久便會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我們來分析一個問題,如果調整前每月領取3500元的養老金,調整后能不能增加130元呢?之所以選取3500元養老金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這是我國企業職工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具有代表性。
將130元除以3500元可以倒推出上漲比例是3.7%,如此高的比例偏離了最近幾年的養老金平均上漲比例,更是遠遠高于2024年3%的全國調整比例。
我此前預測過,2025年養老金的平均調整比例在3%至3.6%之間,即便最終公布的數字是預測值的上限,即3.6%,也無法讓月入3500元的退休人員加130元。
這么來看,仿佛不可能加130元了?并非如此,養老金的調整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第一個便是地域。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收入差距很大。同樣是增長3%,上海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超過5000元,上漲3%意味著平均增加幅度超過150元;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平均養老金只有2800元,平均漲3%意味著平均增幅為84元。
以2024年上海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一位月入35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的退休人員在達到70歲后每個月能加151元,增長比例高達4.3%。
第二個影響養老金調整的因素是年齡。
眾所周知,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里專門設有高齡傾斜增加額,這是為了照顧達到一定年齡的高齡退休人員。
大部分省份的高齡傾斜增加額會按照年齡分成多檔,如70歲至74歲一檔、75歲至79歲一檔、80歲及以上一檔。年齡越大獲得的高齡傾斜增加額越多。
這就導致哪怕是在同一個地區,月入35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的退休人員中,80歲的比60多歲的每個月可能多加40元以上。依靠高齡傾斜增加額的加持,部分退休人員能實現增加130元的目標。
最后一個決定養老金實際增加額多寡的重要因素為所在地區是否有特殊政策。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山東,當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在全國范圍內屬于中等偏上水平,光靠常規增加方式,哪怕達到了享受第一檔高齡傾斜增加額的月入3500元養老金退休人員,也很難加130元以上。不過,人家山東有特殊政策。
多年以來,山東養老金調整方案均有這么一條規定:正好年滿70歲、75歲或80歲的企業退休人員可以額外獲得“到齡補貼”,三個年齡段的“到齡補貼”分別是290元、190元和360元。
值得注意的是,正好年滿70歲便能在常規增加額的基礎上再加290元,這一條讓當地退休人員收益頗豐,因為每個人都會達到70歲,能享受一次這種福利。
綜上所述,對現在每月領取3500元左右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而言,要想在2025年的調整中每月增加130元及以上需要至少滿足三個條件里的一個。
要么身處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如上海和北京;要么屬于年齡很大的退休人員,至少在80歲以上;要么所在省份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有特別規定。當然,如果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里的兩個以上,那么增加額的目標就不只是130元了,可大膽提高至150元甚至更高。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