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人聽起來像個傳聞,但正在被越來越多中國人變成現實。比起動輒幾千萬日元投資才能落地的歐美移民項目,日本的“經營·管理簽證”門檻之低,幾乎成了另一個版本的“低價綠卡”。
所謂“經營·管理簽證”,原本是日本政府為吸引外國企業家與投資者而設立的在留資格,旨在讓那些有志在日創業的人通過設立公司,合法獲得長期居留權。
日本推出這項制度的初衷并無不妥:在日本少子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吸引外來經營者成為活化地方經濟的選項之一。按規定申請人只要拿出500萬日元(25萬人民幣給自己發工資)以上的注冊資本,雇用兩名以上的全職員工,擁有真實的營業場所,并提交詳實的商業計劃書就可以辦理實現全家移民……
原想著這些條件應該足以擋住不少“打短工、蹭福利”的外國人,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總隔著一些灰色空間。
近年來,隨著日本逐步放寬對外籍創業者的限制——比如放寬了資金審查與簽證更新條件,設立了為期4個月的“臨時經營”類別——原本設想的“高門檻”逐漸被繞開,新的“空子”悄然形成。
東京行政書士西山健二表示:“只要一時能湊出這500萬日元,又有在日本的人幫你準備材料,簽證幾乎沒太大問題。”而所謂“一時”,就是很多人并不真正擁有這筆錢,而是向親友短期借款,在入管局審核通過后再“原數奉還”。這在業內被稱作“見せ金”,是一種技術性違規,查起來難度極高。
除了資金可操作,其他的需求也可以“代辦”。比如商業計劃書可以委托中介撰寫,公司注冊地址有“包月服務”,甚至雇員合同和銀行流水,都可以通過某種“合作形式”偽造。如此一來,一個原本不懂日語、也沒任何經營經驗的人,完全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家日本公司的“社長”。
背后推波助瀾的,是一條已經高度產業化的中介鏈條。
據調查,如今在中國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各種“赴日創業移民攻略”,從簽證申辦教程、公司注冊流程,到租房、開銀行賬戶、孩子入學、代開家長會……全都有對應服務方案。一套完整的“代辦套餐”,收費約120萬日元起跳,但不包含日后更新或應對突發審查的“救火服務”。
現實出現的讓人感到諷刺的是,有人拿著“社長簽證”,實際卻是在中餐館后廚刷盤子、打臨時工,表面上掛著公司代表的名頭,生活卻依舊要依附于熟人社區,干著計件制、提成制、無保障的邊緣工作。
而一旦經濟陷入窘迫,部分人也可能逐漸向灰色地帶滑落:做“黑中介”、接非法包車、從事未申報勞務,甚至更極端的行當。
有人問這算是“騙簽證”嗎?技術上也許算不上,畢竟表面資料齊全、程序合法,只是背后的動機和目的早已偏離了制度設計的初心。
2024年3月,《產經新聞》刊出一篇引發廣泛關注的報道,標題是:《中國富人盯上經營·管理簽證,設空殼公司享醫保》。文章指出,越來越多中國人借此簽證登陸日本,目的并非真的經營企業,而是希望借此享受日本相對完善的醫療、教育與生活環境。
《讀賣新聞》也在同期報道中提到,中國社交平臺上甚至出現了“如何利用民宿公司辦理經管簽證”的詳細說明帖,從材料準備到應對面試,內容詳盡得近乎“手把手教學”。
面對經營·管理簽證被濫用的國會質問,日本政府也不得不正面回應。今年4月初,石破茂首相承認,確有“持經管簽證卻沒有實質營業”的個案存在。雖然他強調政府已加強審核、強化制度執行,但在移民法專家和一線行政書士看來,目前的制度仍然“漏洞頗多”,實際執法力度也遠不及預期。
最令人擔憂的是當前出入國在留管理局本就人手緊張,面對堆積了上萬件簽證申請,只能在更新時進行“抽樣檢查”。只要申請人在規定90日內“假裝營業”,提交一份看起來合理的續簽材料,大多都能蒙混過關。
更詭異的是即便有人因無實質經營被要求回國,只要沒有違反日本法律,下一次仍然可以用相同方式重新申請——簽證審查不會將“前科”列入否決理由。這樣一個“制度合法,動機不明,行為邊緣”的灰色移民通道,正快速蔓延。
對日本社會來說,這些人并非帶來稅收與就業的創業者,反而可能增加基礎設施與社會服務的負擔,也可能滋生治安與管理隱患;而對那些背負巨額中介費與家庭期望的申請人來說,異國的“幸福生活”不過是一張脆弱的紙殼包裝,一旦資金鏈斷裂、簽證被撤銷,歸國無門、生活無依的狀態反而更加絕望。
政策初衷雖說是好的,但如果執行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希望終究被現實繞開。在日本逐步邁向“移民社會”的路上,每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制度裂縫,都可能成為未來結構不穩定的伏筆。
500萬日元的“社長夢”,在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或許還藏著太多未被正視的波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