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印巴沖突爆發以后,我一直在說這次沖突背后的黑手是美國。
但由于美國的手是黑的,我知道這事兒很難說清楚,我又不想多說什么了。
現在印巴停戰了,事情似乎了了,可是我仍然耿耿于懷。尤其是,我想起以下兩則消息,尤其是,我擔心印巴停戰以后就沒有人思考和關注這個問題了,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把我的猜測說出來。
——我承認,在國家大事方面,我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更是一個極端記仇的人。
我關注的第一則消息是,5月7號印巴空戰以后,法新社、印度時報等媒體報道,特朗普表示,他剛剛聽說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了“朱砂行動”,并希望事態升級能盡快結束。
特朗普的原話是:
“這太遺憾了,我剛走進總統辦公室大門就聽說了(這件事)。”
我就納了悶兒了,世界上的大事千千萬,提前不知道的事更是千千萬。你有必要對每一件事情都說你是剛剛聽說,暗示自己提前不知道嗎?你累不累啊?
第二則消息是,法新社5月8日報道,美國副總統萬斯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從根本上來說不關美國的事”,同時主張緩和局勢。
我就更納了悶兒了,世界上的事情千千萬,不關美國的事千千萬,你有必要對每一件事情都強調這事兒不關美國的事嗎?你累不累呀?
我在以前的節目里面多次說過,世界上只要出了什么壞事,美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聲明這事不是他干的。
為什么呢?因為世界上的臟事大部分都是他干的,即便有小部分真不是他干的,地球人也會懷疑是他干的。
所以,只要出了壞事,他第1件事就是要聲明不是他干的。
但是很遺憾,不管他怎么聲明不是他干的,地球人都經常懷疑是他干的。
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常見的地球人,必須按照這個慣性,懷疑這一次印巴沖突的爆發就是美國人干的。
為什么呢?
因為,爆發這一次印巴沖突符合美國的利益,很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印巴沖突爆發的時間點,恰恰又在中美貿易戰、關稅戰斗爭最為緊張和激烈的時候。
不相信這種推測的人往往會說:不要說美國又在下一盤大棋,美國現在哪有什么本事下什么大棋?
這個說法我是贊成的。可問題是,美國人從來沒什么大棋可下,美國人從來都是在偷雞摸狗。新一輪印巴沖突的爆發,恰恰符合美國偷雞摸狗的特性。
這還是要從貿易戰、關稅戰說起。
北京時間4月23日晚上,也就是發生導致這次印巴沖突爆發的恐怖事件的第二天,我在中國的一個餐館吃飯。有朋友在席間很正常的問我:貿易戰最終會怎樣結束?
我當時脫口而出:最終會以中美兩國綜合國力的比拼結果,而決出勝負。
關鍵詞是:綜合國力。
當時有幾個朋友對我這個解讀很不理解,他們開玩笑對我說:
“你這個站位也站得實在太高了點吧?”
于是,我在沒做多少準備的前提下,即興向朋友們分享了貿易戰的4個層級:
第1個層級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貿易戰。
我們現在看到的貿易戰,前面應該加上“貨物”兩個字,因為只涉及貨物貿易領域。
貿易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平時沒有特別說明時,我們經常也默認貿易就特指貨物貿易。
然而現在我們必須要細究一下了。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很快他自己就扛不住了。先是造謠說中國正在跟他談判,并即將達成協議。被中國斥之為假消息之后,他又通過多種渠道向中國提要求,表示要談判。
目前的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急于達成協議,以解決貿易戰。
總之,他扛不住了。
你想一下,作為一場戰爭,不管是熱戰、冷戰還是經濟戰,還是別的什么戰,一方扛不住的時候,他通常會做什么選擇?
就像平時兩個人發起沖突,一般先是吵架。
吵架吵不贏別人,或者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怎么辦?
扇耳光。
扇耳光了還搞不定的時候怎么辦?
揮拳頭。
揮拳頭還搞不定怎么辦?全面的肢體沖突,大打出手。
然后還搞不定會怎么辦?
扔石頭。
扔石頭還搞不定怎么辦?
那恐怕就要動刀子了。
動刀子還搞不定怎么辦?
那恐怕就要拿槍了,哪怕是非法持有的獵槍。
我給朋友們啰嗦這些事情是想說,當下的美國在貿易戰上,出道即慘敗,他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投降,要么謀求升級。
他如果謀求升級,下一個級別是什么呢?
那就是第2個層級:服務貿易戰。
可是服務貿易戰,美國根本就不可能打贏。
這要說一下特朗普的貨物貿易戰的如意算盤。
從特朗普揚言要打貨物貿易戰開始,很多地球人都想不明白一件事。稍微有點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閉關鎖國不可能讓國家經濟偉大。難道特朗普不懂這個道理嗎?
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曾經說過大意如此的話(我這會兒找不到他的出處了):貿易戰,對貿易逆差的國家有利,但對貿易順差的國家不利。
現在你就能明白了,特朗普打貿易戰并不是沒有深思熟慮。
更重要的是,他這個邏輯,在小學級別上是有道理的。
啥意思?
拿美國和中國來說,美國每年賣到中國1,600億美元的商品,而中國賣到美國5000多億美元的商品。
如果打了貿易戰導致貿易歸零,那么美國只損失1,600億,而中國損失5,000億。
請問誰劃得來?誰吃虧大?誰扛不住?
所以我要說,特朗普不傻。
但是我還要說,這個算盤只是小學級別的。
因為他忘了一件事,中國賣到美國5000多億美元的大部分商品,美國找不到替代品。
但美國賣到中國的1600多億美元的商品,大部分都能找到替代品。
所以,特朗普的貿易戰,至少對中國的這一戰,中國即便不反擊他都打不贏,更何況中國還要反擊。
這是特朗普目前在貨物貿易戰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然而到了服務貿易戰領域,事情就簡單了。
美國對全世界的服務貿易是順差,2024年的順差額是3,000億美元。也就是他對別人出口的多,但別人對他出口的少。
那么,即便按照特朗普的小學級別的算法,如果在服務貿易領域打貿易戰,大家貿易都歸零,它的損失比別人的損失大,所以美國肯定扛不住。
你不要不信我的話,歐盟委員會的馮德萊恩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就在美國發起的所謂對等關稅正式生效的第2天,4月1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如果跟美國的關稅談判失敗,歐盟準備將大西洋兩岸的貿易戰大幅擴大到服務領域,可能會對包括數字廣告收入征收關稅,這將打擊meta、谷歌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
簡單一句話,如果在貨物貿易領域搞不定美國,歐盟計劃在服務貿易領域向美國發起攻擊。
你想啊,對手準備發起攻擊的領域,一定是美國的薄弱環節。
所以,美國在貨物貿易戰領域一籌莫展的時候,想升級到服務貿易領域,想都別想。
好了,從第1層級——貨物貿易升級到第2層級——服務貿易,不行,那就升級到第3級:金融領域。
金融領域就更別說了。一提到金融領域,我們就會想到美國國債。現在世界各國手上握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搞煩了,只要立刻賣出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的價格就會大幅度下跌。
我的靜思有我小號《〈中美貿易戰〉第2集:美債難賣》里面說了:
美國國債的余額每年上升意味著什么?打個比方:
你去年年底的時候欠外債100萬,你今年借了一部分新債,也還了一部分舊債,但到今年年底的時候,你的外債余額是120萬,比去年漲了20萬
這說明了什么?比如你今年還了30萬的外債,那按理說你的外債余額到年底的時候會變成100萬-30萬=70萬。
可是你年底的時候的債務余額變成了120萬,那又說明什么?說明你今年又借了50萬外債。不然你的數字怎么會變成120萬呢?
那我們掰著指頭算個賬,你今年還了30萬舊債,又借了50萬新債。
這又意味著什么?
這又意味著你今年還的30萬的舊債的錢,全部來源于50萬的新債。
簡單一句話,你還舊債,全部指望借新債。
這就是美國國債余額逐年增高的秘密。這跟龐氏騙局是100%的同樣邏輯。
好了,事情很明白了,美國如果國債發行不出去,也就是借不到新債,美國這個國家就要崩潰。
那么怎樣讓美國借不到新債呢?
老債主拋售自己手上的美債就完了呀。
比如你今年想買點美國國債,要到哪里去買呢?
你可以去買美國政府發行的新債,你自然還可以買我這個美國舊債主手上的美國舊債啊,反正利率是聯動的,收益是差不多的,實在不行我可以便宜賣給你呀。
所以,美國最怕的就是,日本、中國這樣的一些國家拋售美國國債。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輿論認為,特朗普在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實施不到11個小時的時候就暫停對75個國家和地區的對等關稅90天。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債價格下跌。
你不要不信我的話,擁有跟我相同想法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
5月1日,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日本持有的逾1萬億美元巨額美國國債,是日本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可用的工具之一。
他還進一步明確地說,4月份市場對美國國債的大規模拋售,可能影響了美國與日本談判的方式。
加藤勝信還意味深長地這么說:“截至今年2月,日本共持有近1.1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持有國,其次是中國,持有7,843億美元。”
日本媒體解讀為,加藤勝信是在喊話中國一起行動,在美國國債問題上對美國下手。
總而言之,跟服務貿易領域一樣,如果特朗普想升級貿易戰,升到金融領域的時候,正好是他的坑,對手還準備在這個領域伏擊他呢,所以他想都別想了。
那么好了,特朗普如果想升級貿易戰,升到服務貿易領域,不行,升到金融領域,也不行,那還能升到哪里呢?
那就升級到第4個層級:地緣政治領域。
那就是在主要的對手的周邊制造動蕩、動亂,最好是戰爭。
這是美國長期以來的拿手好戲啊!
美國在這方面的經典戰例是科索沃戰爭。歐洲是美國的盟友,但是歐洲在1999年1月1日正式使用了歐元,這是在挖美元霸權的根基。
然后呢?歐元正式使用之后的兩個多月之后,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戰爭爆發。于是歐洲的資本驚慌失措,紛紛逃離歐洲。歐元的匯率從一歐元兌1.07美元,大幅下跌到一歐元兌換0.82美元,下跌30%。
歐元也是出道即失敗,此后20多年來都沒有實現既定的計劃。
所以,在經濟領域搞不贏的時候,就策動對手周邊出現動蕩、動亂和戰爭,是美國的拿手好戲。
因為他經常這么干了,所以地球人經常這么懷疑他。
所以,在貿易戰的關鍵時刻,他的主要對手中國周邊竟然發生了印巴沖突,美國總統特朗普需要刻意向世人表白,我剛剛才知道這個事(意思是我原來不知道),他的副總統萬斯要特別強調,這是一場跟美國無關的戰爭。
很遺憾,由于你撒這樣的謊太多了,你現在這樣說,即便真的跟你沒關系,也沒人信了。至少,我這樣的人,不信。
有人可能會說,這次印巴沖突的爆發是因為有恐怖分子殺了幾十個印度人,美國指揮得動恐怖分子嗎?
你說這話,只能說明你太善良了。
美國歷來跟各種各樣的恐怖分子勾勾搭搭,這也是美國的傳統。
早期的本·拉登和基地組織是美國支持的。
早期的阿富汗塔利班是美國支持的。
早期的伊斯蘭國是美國支持的。
最近這幾個月跟美國航母打的不可開交的胡塞武裝,在早期也是美國支持的。
這些故事說來話長,今天確實沒時間展開,我在以前的節目里面多次說過。
可以這么說,世界上有點影響力的、有恐怖行徑的組織,不管它后來怎么演變,在早期沒有受到美國支持的,目前我還沒聽說過。
那么,美國支持一下當下的某個恐怖組織,對印度人發起沖擊,會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嗎?
此外,即便這一次不是美國人直接支持恐怖組織殺死印度人,美國完全還可以自己雇人親自動手。
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此刻聽到我這話,你一定會瞪大眼睛:“啊,還有這樣的事?”
那我給你講一個烏克蘭顏色革命的真實事件。
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要推翻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政府。隨后烏克蘭特種部隊和警察已經基本控制了局面,眼看著這事就消停了。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2014年2月20日,有狙擊手遠距離射殺了參加游行示威的民眾。立刻有輿論說這是烏克蘭亞努科維奇政府派人干的。于是局面再一次一發不可收拾,亞努克維奇下臺,逃亡莫斯科,親美國和西方的波羅申科當選為烏克蘭總統。
然后烏克蘭持續向美國和西方靠近,直到在澤連斯基手上烏克蘭修改憲法,把加入北約和歐盟寫進憲法,于是就爆發了俄烏沖突,于是烏克蘭就成現在這樣了。
你想象不到的是,那個在屋頂上射殺親美國和西方的游行示威的民眾的狙擊手,就是美國情報部門支持下的極端民族主義分子。
開槍的,是親美國和西方的;被打死的,也是親美國和西方的。
不要以為你親近美國,美國就會保護你。如果美國需要用你的人頭實現他的利益,那你就得死。
不要以為美國跟印度親近,美國就不會支持恐怖分子射殺印度人。
你認真查一下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的經歷,就會對這一點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所以,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刻意表明他事先不知道印巴沖突的時候,
當美國副總統萬斯刻意強調這件事跟美國無關的時候,
地球人正常的思維應該是:
反著理解。
我不能保證這一次100%不會冤枉美國。但我知道,冤枉美國的概率,不是沒有,但是很小。
而我有一個思維習慣,應該不會有大錯:
對于大概率事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在4月23日晚上跟朋友們晚餐聚會時的結論是,中國要打贏這一場貿易戰,一定要能夠應對接下來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否則,僅僅有經濟領域的強勢,仍然不足以確保我們能贏。
我當時已經知道了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事件,也知道了印度對這事放了狠話,我知道,如果這次印巴沖突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中國將是一個極大的掣肘。
比如,一個動蕩的周邊環境,必然會影響國際資本的信心。有誰會愿意在一個雞飛狗跳的環境中投資做生意呢?你會安心嗎?
比如,如果戰事久拖不決,中國會顧及中巴經濟走廊的安全和穩定,美國則會趁機說他負責調停印度,但中國必須給他讓渡好處。——以特朗普的個性,那很可能又是一次漫天要價,中國又要投入很多的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如果這個事情讓美國和印度印度嘗到了甜頭,那么當我們要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時候,美國和印度會不會照本宣科,再次蠢蠢欲動呢?
我簡直想說,這是100%的。
好在,巴基斯坦用中國產的武器和體系化作戰能力,干脆利落地干倒了印度,讓印度不得不同意停止戰爭。——如果中國產的武器不行,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中國的麻煩就不會在4天之內得到解決。
這一次印巴沖突,表面上看,跟中國無關。而實際上,不管是沖突的發生,還是沖突的解決,還是沖突的結果,都與中國息息相關。
中國的實力但凡弱那么一點點,就這一件事,就夠中國喝一壺的。
中國崛起要打很多仗,比如貿易戰。每一仗又會分化成很多戰場,比如印巴沖突。
每一次,都不容有失,都必須勝利。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向星辰大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