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利用關稅孤立中國的企圖,這次算是徹底宣告失敗了。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在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結束后,13國發布聯合聲明,明確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將成為全球貿易的負擔,影響地區的貿易、投資和資本流動。雖然這份聲明沒有點美國的名,但各方都清楚,是誰在大搞貿易保護主義。
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東盟的立場自然不必多說,雖然多次強調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很多時候不站隊也是一種站隊,尤其是東盟多次拒絕美國拉攏的做法,其實就是看好我國。這次特朗普悍然發動關稅戰后,中方第一時間也是與東盟國家密切協調。東盟是這次特朗普“對等關稅”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尤其是對越南、柬埔寨等經濟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來說,如果獨自面對,除了妥協之外別無選擇。
所以中方第一時間團結東盟國家,通過強力精準的反制,讓東盟國家有了站在多邊貿易一邊的勇氣。中方的密切協調,很快便奏效,馬來西亞明確表示反對單邊保護主義,越南雖然主動向美國低頭了,但明確表示不會在談判中犧牲第三方市場,也就是說不會拿中越關系當做“投名狀”。
比起東盟,日韓的立場其實更值得關注。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安全上,日韓都極為依賴美國。這次特朗普關稅大棒揮下后,日韓敢怒不敢言,只能主動找美方談判。原本外界以為日韓扛不住來自美國的施壓,會做出全方位的妥協,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時至今日美國和日韓都未就關稅問題談妥,而且短期內恐怕也不會有結果。
導致這一結果的因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美國的貪心和準備不足,讓日韓與美國的談判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和日本談判時,特朗普執意要將軍費問題與關稅問題捆綁,這讓石破茂難以接受,而且根據日媒的報道來看,在談判時,美方甚至自己都不清楚具體應該開出哪些條件。
其次,日韓各自的實際情況,使得他們與美國的談判,短期內無法達成成果。對韓國來說,當前正處于大選階段,原本代理總統職位的韓德洙和崔相穆先后撂挑子,當前韓國政府已經不具備做出重要決策的能力。韓方直白的告訴特朗普政府,在大選前完成談判根本不現實。而日本自身面臨著諸多經濟問題,本身也拿不出太多好處向特朗普表忠心。所以美國與日韓的談判,時至今日連基本框架都沒有,唯一的共識就是繼續談。
最重要的是,中國強硬的立場,以及反制時展現出的實力,讓日韓有了繼續觀望,甚至站出來一起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底氣。雖然日韓在政治以及軍事上無法短期內完成轉向,但對他們來說,在經濟上強化與中國的合作,既可以增加和特朗普談判的底氣,也可以對沖“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如果中日韓與東盟13個經濟體完全抱團取暖,特朗普借關稅訛詐各國的企圖就必然破產。
當初特朗普舉起關稅大棒,又給了90天的談判期,就是要借此訛詐各國,同時以加征關稅為施壓,逼迫各國參與到孤立中國的行動中來。如今中方扛起大旗,東盟、日韓以及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紛紛站出來對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關稅政策表達不滿,足以說明特朗普這次又失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