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半決賽第三場,回到主場的掘金,加時113-104力克雷霆,總比分2-1取得領先。
技術統計:
穆雷27分4板8助4斷、戈登22分8板5助、波特21分8板1助、約基奇20分16板6助2斷2帽、布勞恩8分7板1助2帽、威斯布魯克8分1板4助2斷、沃特森7分5板2帽。
杰倫威32分3板5助、霍姆格倫18分16板3帽、亞歷山大18分13板7助2斷、哈爾滕施泰因10分10板4助、卡魯索7分2板2助。
先要說一件事情,我之前總說掘金是6.5人打球,今天正式宣布:沃特森同志,你從0.5變成了1,以后掘金是7個人會打籃球。
至于那7位球員是誰,那就是上面的技術統計。
今天,沃特森確實攻防兩端都立功了,掘金以后可以用的。
這是一場非常規的比賽。
毫不夸張地說,約基奇是我心目中,現役NBA最穩定的球星,他極少有拉垮的比賽。
今天,約老師差點就淪為了戰犯:全場25投8中,三分球10中0,罰球4中4得到20分16籃板6助攻2搶斷2蓋帽,其中加時賽得到4分送出1次助攻。
你沒看錯,約老師外線10中0,酒還沒醒呢?
但是,競技體育就是這樣,球隊贏了就行。
如果說,過去都是約老師在拖著球隊負重前行,那今兒的主題就是:掘金全員拯救大兵約基奇。
穆雷、戈登、大急拔波特,這三位。
戈登,常規時間的絕平三分,穆雷里突外投...尤其是年薪3568萬美元的波特,上一場10中2僅得到8分5籃板的他,今天居功至偉,一炮又一炮幫掘金續命。
今天這場球,我們更深刻感知到:拿過總冠軍的球隊,他們是怎么打關鍵球的。
經歷過大賽洗禮,比賽的氣質,確實很不一樣。
掘金的經驗,讓我想起了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的名句:
“暴風雨結束后,你會不記得你是怎樣活下來的,但一定是當你穿過暴風雨后,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了。”
打到加時,雷霆還是嫩。
為何會打到加時?
“頭號戰犯”亞歷山大。
全場出戰44分48秒,22投7中(三分6中1)、罰球5中3,得到18分13籃板7助攻2搶斷,出現1次失誤,正負值-4。
他的一頓打鐵,葬送的球隊的勝利。
加時賽,表現出色的杰倫-威廉姆斯摸不到球,雷霆活該輸。
打到關鍵回合,SGA很多時候想的是要哨,哥們兒,這是在丹佛的比賽,裁判不吹的。
人家那邊,穆雷的每個球都硬氣,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從比賽的絕大多數時間的觀感來說,雷霆都是占優的一方,而且是大優。
但是,并沒有把優勢轉為勝勢。
一方面,要歌頌掘金的頑強,確實有球隊性格,那一個個球進得...
而從輸球的一方來說,約基奇上半場都菜成那樣了,你的優勢也只有5分,應該是15分才對。
這給整場比賽都埋下了伏筆。
說一千道一萬:SGA最后當人的話,雷霆今天就贏了。
最后想說的是:
季后賽的舞臺,看誰是真球星,沒別的,關鍵時刻把球干進去。
甭管前面都打得像屎一樣,都可以忽略不計。
加時賽,約老師4分,亞歷山大,0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