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吳女士的寵物狗在一次打架中受傷,寵物醫(yī)院的醫(yī)生初步診療后,建議做全麻手術。“一進醫(yī)院,工作人員就問我有沒有買過寵物保險。”這是吳女士第一次知道寵物還能買保險,最終她自費支付了2500元。“當晚我就在支付寶上買了一份寵物保險,月繳30多元。萬一狗狗以后再受傷,就能用上了。”吳女士說。
隨著寵物經(jīng)濟的持續(xù)升溫,寵物保險正成為越來越多“鏟屎官”的消費新選擇。買了保險就能得到保障嗎?這是不是智商稅?
“每個月33元,花兩杯奶茶錢,就是買個安心。況且購買了保險可以在定點醫(yī)院免費接種一次疫苗,就算不生病,也虧不到哪里去。”市民徐女士養(yǎng)了一只柯基犬,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從去年開始購買螞蟻寵物保險。“有一次,狗狗因為吃了骨頭導致嘔吐,去醫(yī)院光是檢查、開藥,就花費了七八百元。”徐女士表示,狗狗生病治療費用較高,一項檢查費起步就是一兩百元,花幾百幾千元的醫(yī)藥費并不罕見,寵物保險能報銷一部分費用,可以減輕寵物主的經(jīng)濟負擔。
英邦尼寵物醫(yī)院喬喬分院負責人包婉菀入行多年,在她看來,90后、00后的年輕人是寵物險投保主力,其中女性占比更高。“大多數(shù)年輕人消費力強,不習慣攢錢,卻有較強的風險保障意識,愿意為寵物購買保險,以應對潛在的醫(yī)療和意外風險。”包婉菀說。一部分在上海、杭州等城市生活過的年輕人,在養(yǎng)寵物時會更傾向于購買寵物險。
近日,記者在支付寶上搜索“寵物保險”時發(fā)現(xiàn),中國大地、眾安、太平洋、國泰等公司的寵物保險產(chǎn)品五花八門,主要可分為健康醫(yī)療險、第三者責任險、寵物被盜保險三大類。“選擇寵物醫(yī)療險可以一步到位,包含三者保障。這樣一來,無論是寵物意外受傷,還是生病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包婉菀說。
此前,包婉菀曾為一只脖子上出現(xiàn)腫塊的比熊犬進行治療,手術和后期開藥總花費在4000元左右,最終保險賠付了2000多元,“主人比較愛護小狗,為它購買了最高保額的險種,所以賠付比例也相對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寵物保險,基本上都有一到三個月的等待期。“之所以有等待期這個概念,是為了防止寵物帶病投保。現(xiàn)在投保資料比較簡單,只需要寵物的全身照、露臉照。為了保護誠實的客戶,保險公司會在沒有把握排除帶病投保的情況下,設置一定的等待期。”包婉菀說。
面對五花八門的寵物保險產(chǎn)品,寵物主應該怎么選擇?包婉菀建議,投保應量力而行,付款前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和費用、保障范圍和限制以及理賠流程,需要重點關注理賠細則,比如定點醫(yī)院有哪些、部分疾病(絕育及相關費用)不理賠、報銷限額等。另外,寵物生病、發(fā)生意外后,部分寵物用藥屬于保健品范圍,加上不同醫(yī)療機構治療過程不一樣,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賠付率。
記者丨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胡媛
編輯:劉海杰
二審:董之震
終審:郭好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