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源媒匯 王言
啤酒巨無霸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最近,百威亞太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低于市場預估的15.2億美元,同比下滑7.5%;凈利潤2.34億美元,低于市場預估的2.35億美元,同比下滑18.47%。
來源:百威亞太財報
作為營收主力軍,中國市場的冷暖也影響著百威亞太的業績狀況。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中國地區銷量減少9.2%,其中庫存管理措施占銷量跌幅約1/4。由于基數較高,加上區域和渠道組合不利的影響,收入減少12.7%。
百威亞太將中國市場下滑的原因,歸咎于其業務布局和即飲渠道的表現持續疲弱,以及庫存管理措施的影響。
作為曾經的"高端啤酒之王",百威亞太一直以超高毛利率傲視全行業,但如今,在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國內巨頭的加速"圍剿"下,百威亞太的龍頭位置正在動搖。
減員、降本
自1984年以來,百威亞太已經在中國發展超過49年,運營30多家釀酒廠,負責生產和銷售包括百威、時代、科羅娜、福佳白在內的超過50個啤酒品牌。
目前,百威亞太的業務分為亞太東部與西部兩大板塊,前者以韓國市場為主,后者則涵蓋中國、印度等市場。這其中,中國是科羅娜、福佳白的最大海外市場。
2025年一季度,亞太東部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銷量及收入分別同比增加11.9%及11.7%。其中,韓國市場銷量、收入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相比之下,亞太西部地區的業績表現就要差很多。
從營收規模看,中國一直是百威亞太極為重要的市場,該市場表現不佳,直接影響到百威亞太的整體業績。
而為了緩解中國市場的業績壓力,百威亞太一直在嘗試降低運營成本。
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的銷售成本減少了7.5%,每百升銷售成本減少1.5%,主要受大宗商品價格利好及成本管理措施所推動,被運營去杠桿化及國家組合所部份抵消;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減少1.3%,主要是由于間接成本管理,被增加的商業投資所部分抵消。
來源:百威亞太財報
除了在運營和管理上精打細算之外,百威亞太還在精簡員工數量。過去兩年內,百威亞太已經多次被媒體報道"考慮裁員",2025年3月更是傳出計劃裁員數千人的消息。
雖然上述報道均被百威亞太方面否認,但從財報數據看,公司的整體員工數量的確在減少。
財報顯示,2024年百威亞太雇傭超過2.1萬名員工,而2023年這一數字為約2.5萬名。一年間,百威亞太減少了約4000名員工。
"夜店之王"疲軟
長期以來,作為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在產品策略上,以推廣高價位產品為主。
比如在夜場和中高端餐飲渠道,相比其他品牌,百威亞太敢于做提前投入,培養市場的消費習慣。也是因此,百威亞太有著"夜店之王"的稱號。
百威啤酒在"夜店"|源媒匯制圖
此外,通過長期的并購和高端化策略,百威亞太一直享受著中國啤酒市場高端化大潮的紅利。
在這一路線下,百威亞太的毛利率,長期在國內啤酒巨頭當中排名第一。2024年,百威亞太的毛利率為50.4%;同期,華潤啤酒的啤酒業務毛利率約41.1%,青島啤酒為40.11%。
不過,近年來中國啤酒業整體進入高端化階段,各家酒企都在通過產品高端化、關閉抵消產能等手段,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另外,在近兩年國內消費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中高端餐飲、娛樂渠道需求不振,啤酒消費隨即下滑,百威亞太的固有打法也有些失靈。
渠道問題也影響了百威亞太產品的單位價格。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百威亞太每百升收入下滑1.5%,其中中國市場下滑3.9%。
來源:百威亞太財報
在2024年財報中,百威亞太表示,中國消費者在表現放緩的行業中消費意愿疲弱,公司業務布局上更為注重的即飲渠道的人流減緩和消費減少,造成其市場份額以及百升收入下滑。
這也直接影響到百威亞太的毛利率表現。2021年,百威亞太的毛利率為53.9%,到了2024年,這一數據變成了50.4%。
其實在這期間,百威亞太還曾嘗試提價。
2024年12月,有媒體報道,百威發布了《調價通知函》——自2024年11月18日起,對旗下數款產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其中福佳白275小瓶、科羅娜275小瓶上調7元/箱;百威275小瓶、百威236小瓶、百威純生330小瓶、百威330聽、百威純生330聽上調3元/箱。
但提價策略的作用依然有限。2025年一季度,百威亞太的毛利率為51%,上年同期為51.5%。
在此情況下,百威亞太開始改變渠道策略,嘗試進入中低價位的餐飲渠道,同時推廣次高端產品。
2024年8月,百威就與烤魚品牌"魚酷"聯名,推出一系列活動。2025年初,百威亞太表示,計劃將資源從超級高端領域轉移到8-10元價格帶的產品。
此外,百威亞太也加大了渠道的橫向覆蓋力度。
2023年12月,百威與太古可口可樂達成合作,在安徽和湖北市場,百威公司系列產品經銷權歸太古可口可樂所有。
彼時百威亞太CEO楊克表示,雙方合作后,百威原有經銷商繼續負責夜場分銷,同時能與太古可口可樂分銷系統及經銷商合作,以拓展家庭和中餐廳渠道。
截至2024年底,百威亞太在中國的經銷城市數目,由2023年的220個擴張至2024年的235個,其中超高端產品組合的經銷城市數目涵蓋56個。
百威亞太稱,就渠道擴張而言,由于非即飲消費場景的持續發展,其專注在該渠道內帶動高端化,使得非即飲渠道的銷量及收入貢獻有所增加。
但這些調整,還不至于讓百威亞太迅速獲得全渠道的優勢。
以青島啤酒為例,截至2024年末共有經銷商11622個,凈增加265個。另據公開信息,青島啤酒在國內1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40多家啤酒生產廠和麥芽生產廠,基本完成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
來源:青島啤酒財報
在此情況下,在更為下沉的三四線市場布局上,與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頭部品牌相比,百威亞太還存在一定差距。僅憑借一二線城市和區域運營,其很難實現將品牌優勢直接轉化為銷量,形成市場優勢。
人事調整
業績略顯頹勢之際,百威亞太正不斷進行人事調整。
2025年4月1日,百威亞太全球首席供應鏈運營官程衍俊,接任楊克擔任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職務,后者此前已經擔任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長達7年時間。
據了解,程衍俊是百威亞太近年來的首位中國籍CEO,已在公司工作29年,在釀酒、采購、物流和創新等多個領域擔任領導職務。
而在此前,百威亞太已經對中國市場進行過人事調整。有消息稱,2024年11月,Fabio Sala出任已經空缺3年的百威中國區總裁一職,劉竹西接任中國區首席銷售官。
在2025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后,程衍俊表示,身為首席執行官,其將著重于確保公司能夠果斷應對不斷變化的市況,并以嚴格的紀律執行策略,從而掌握增長機會。
"我們始終聚焦于自身能夠掌控的環節——致勝的品牌組合、強大的營銷渠道,以及具韌性且靈活的團隊——相信我們有能力應對當前市場環境,推動可持續并可獲利的增長。"程衍俊說。
不過,從全行業角度看,百威亞太和程衍俊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3521.3萬千升,同比下降0.6%,僅為2013年產量的3/4。
在國內啤酒生產總量整體呈下降趨勢的背景下,市場份額也正不斷向全國性品牌集中。同時,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品牌的高端化舉措,也在不斷蠶食百威亞太的優勢市場。
如何在新的競爭態勢下重新贏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是百威亞太當前面臨的嚴峻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