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新華社消息,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俄聯合聲明意義重大,其中涉及諸多關鍵內容。在歷史問題上,兩國堅決維護正確的二戰史觀。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空前浩劫,中國和蘇聯分別作為亞洲和歐洲主戰場,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勛。可如今,仍有個別勢力企圖篡改歷史,比如日本部分政客屢屢參拜靖國神社,妄圖美化侵略。
中俄此舉就是要捍衛歷史真相,讓后人銘記歷史教訓。領土主權問題一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俄羅斯在聯合聲明中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明確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在當下復雜的國際形勢中意義非凡。美國等西方國家頻繁打“臺灣牌”,試圖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俄羅斯的堅定表態,是對中國主權的尊重,更是在國際舞臺上給予中國有力支持。與此同時,中國也堅定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俄羅斯內政。
賴清德(資料圖)
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在俄烏沖突期間,西方國家還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中國的表態,彰顯了在國際事務中尊重各國主權、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立場。在應對外部挑戰方面,中俄將加強協調配合,堅決應對美國對兩國實施的“雙遏制”政策。美國長期奉行霸權主義,為維護自身全球霸權,對中俄采取不同程度的遏制手段。在亞太地區,美國及其盟友大搞“小圈子”,推行“印太戰略”,試圖構建針對中俄的軍事同盟,部署破壞戰略穩定的武器系統,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中俄在聯合聲明中直面這些問題,明確表達反對態度,這種做法在國際外交場合并不常見,展現了兩國維護自身利益和地區穩定的堅定決心。這份聯合聲明讓臺當局破防了。俄羅斯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直接打臉民進黨當局。臺陸委會竟稱“臺灣從來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隸屬’才是國際社會普遍認知的臺海現狀與事實”,這完全是顛倒黑白。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臺陸委會的言論不過是其搞“臺獨”的垂死掙扎。
普京(資料圖)
面對這樣的情況,蔡英文和賴清德還在不斷搞事。蔡英文在賴清德的授意下,計劃搭乘中華航空CI61班機飛往法蘭克福,然后竄訪立陶宛及丹麥,并發表演說。她企圖在歐洲興風作浪,引狼入室,乞求外部干涉勢力介入臺海。而賴清德也沒閑著,他正在進行海基會的內部“改革”,清退中間派,用大量頑固“臺獨”分子替換,試圖徹底斷絕兩岸“官方”對話,搞漸進式“事實臺獨”。不僅如此,賴清德當局還組建行動團,準備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期間配合國際反華勢力“碰瓷”搞事,企圖讓臺當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
但他們的這些行徑注定是徒勞的。從經濟角度看,臺灣對大陸的依賴程度極高。臺灣出口有近一半流向大陸及香港,大陸多年來一直是臺灣最大貿易伙伴。以2024年第一季度為例,臺積電約三成營收來自中國大陸。要是失去大陸市場,臺灣經濟將遭受重創。而且,臺灣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像低薪、高房價、少子化、人才外流等,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臺灣經濟學者吳嘉隆就曾指出,臺灣產業升級乏力,制造業向外轉移,服務業又不足以支撐整體經濟,若不融入大陸經濟圈,臺灣將面臨長期停滯的危險。
賴清德(資料圖)
從民意來看,雖然部分民調顯示超六成臺灣人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但大多數民眾其實支持“維持現狀”。這表明他們既不想因“臺獨”冒險引發沖突,也擔心統一后生活方式變化。而且,通過匿名在線調查發現,民眾對統一的支持度比公開面訪要高出5 - 8個百分點。這說明臺灣民意并非鐵板一塊,“臺獨”不得人心。
在臺灣問題上,大陸立場一貫明確,和平統一是第一選擇。《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列出了可使用武力的情形,這是法律紅線和政策底線。近年來,解放軍圍繞臺灣的軍演頻率和規模不斷提升,展示了對臺灣實施全面軍事控制的能力。不過,武力統一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美國可能介入引發大國沖突,國際社會可能制裁影響發展環境,以及武力統一后治理成本高等問題。所以,大陸目前采取“組合拳”策略,一手加強軍事威懾,一手擴大對臺經濟文化吸引力。
中俄聯合聲明不僅對中俄關系發展意義重大,也對國際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它向世界表明,中俄在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國際秩序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堅定立場。而對于臺當局的“臺獨”行徑,無論他們如何折騰,都無法阻擋中國統一的歷史車輪。蔡英文和賴清德之流應該認清形勢,放棄“臺獨”幻想,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