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風云變幻的舞臺上,一場看似悄無聲息的行動,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那就是中國對釤、釓、鋱等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這一舉措剛一落地,美國軍工業的好日子似乎就到頭了,而更嚴峻的考驗,還在未來的日子里等待著他們。
曾經,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國際舞臺上耀武揚威,F-35戰機、精確制導導彈、無人機等先進武器裝備是其彰顯實力的象征。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看似堅不可摧的武器背后,卻隱藏著一個致命的“軟肋”——稀土。稀土這17種元素,在常人眼中或許并不起眼,但它們卻是現代科技與軍事工業的“命脈”,是F-35戰機、智能武器、無人機、核潛艇、軍艦、航母等眾多裝備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毫不夸張地說,沒有稀土,這些武器就如同失去靈魂的軀殼,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威力。
F-35戰機(資料圖)
美國軍方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紐約時報》《新聞周刊》等美媒也紛紛發出警示,稱這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警告”。五角大樓和國防承包商們更是驚覺,供應鏈這張原本以為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牌,不知何時已悄然落到了中國手中。特朗普政府并非沒有意識到稀土的重要性,自上任以來就一直在四處尋找稀土礦。但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稀土在地殼中雖不算稀奇,可提煉加工卻是個技術活,而這恰恰是中國的長項。中國不僅稀土產量占全球90%,重稀土金屬更是獨攬99%的供應。美國唯一稀土礦芒廷帕斯的礦石,有2/3都得漂洋過海送到中國加工,這一事實讓美國的稀土自給計劃變得異常艱難。
F-35戰機(資料圖)
2022年,洛克希德·馬丁的F-35戰機就因中國合金磁體“違規”被五角大樓短暫叫停交付,最后也只能無奈繼續使用中國產品。美國軍方統計顯示,像F-35戰機需要大量稀土,一架就需要830多斤,而核潛艇更是需要9200斤。更糟糕的是,美國稀土儲量僅40%,卻有著巨大的消耗量,現有庫存撐不了幾個月,戰略儲備也只是杯水車薪。
美國并非沒有努力過。上世紀80年代,芒廷帕斯礦還是全球稀土的老大,可到了2002年就關門大吉,眼睜睜看著中國崛起。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試圖重振稀土產業,投資開采、建廠加工,但產量和效率與中國的差距堪稱天壤之別。越南的稀土精煉廠曾帶來一絲希望,卻因稅收問題關閉;日本、德國的稀土磁體生產,原材料同樣依賴中國。2010年中日稀土爭端后,美國開始囤貨,儲備雖比15年前有所增加,但專家警告,這點庫存遠遠不夠。
中國此次稀土出口管制,被美方視為“預警”,更讓他們擔憂后續可能會有加關稅、設配額甚至全面禁出口等更嚴厲的措施。美國軍工企業已經感受到了成本飆升的壓力,生產瓶頸也日益凸顯。而且,稀土開采和提煉的環境成本極高,美國國內想重啟全產業鏈談何容易。
稀土(資料圖)
與此同時,美國在國際上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俄羅斯雖表示關注中美對抗,但強調中俄戰略協作關系將進一步深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電中方后,歐盟針對美國發起關稅反制,西班牙也表達了與中國的合作意愿。美國試圖拉攏盟友構建替代供應鏈,卻因地緣矛盾和自身問題困難重重。
中國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精準打擊了美國軍工產業,更在稀土供應鏈上構建了“內穩外控”的優勢,掌握了全球資源博弈的話語權。未來,美國若不能突破“卡脖子”困境,其軍事霸權和全球領導地位恐怕將加速衰落。這場稀土之爭,才剛剛拉開帷幕,后續的發展令人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