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北的沾河林區到最東的東方紅林區;從青年大學生員工、林區少年兒童到林區退休職工;從權屬各單位到省直廳局的共同參與……今年的“4?20”森工植樹日,1.85萬名社會各界干部職工群眾在森工林區各地共同參與義務植樹,當天栽植新綠21.63萬株。
在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植樹活動現場,大家三五人一組,鏟土挖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植樹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退休職工張本江告訴記者,他已連續四年帶著孫女參與“4?20”森工植樹日活動,“我們種下的不只是樹苗,更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會呼吸的森林。”
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2022年至今,龍江森工集團已連續四年開展“4·20”森工植樹日活動。四年來,集團累計組織58.29萬人次參與義務植樹,共栽植新綠568.63萬株,新增綠化面積516.7公頃,在龍江社會各界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帶動效應,擴綠、興綠、護綠已成為全社會共識。
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張鵬告訴記者,從示范引領效應來看,“森工植樹日”這種國企主導、行業聯動模式,能夠帶動全行業參與這類活動當中,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破解了義務植樹“重數量輕管護”難題,對于提升森林資源質量、踐行科學綠化理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龍江森工集團擁有658.57萬公頃施業區面積,森林蓄積6.8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超過86.3%。2022年以來,龍江森工集團堅持“生態立企”方針,大力推廣生態經濟復合型造林模式,重點培育紅松及“三大硬闊”等鄉土珍貴樹種,充分發揮經濟林樹種價值,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一網兩庫四園百圃”(建設1處龍江最大的苗木網絡、2處國家級種質資源庫、4處國家級種子園和100處標準化、智能化、機械化苗圃)建設工程取得積極成效,目前,龍江森工林區苗圃經營總面積達2萬畝,在圃苗木2.1億株。
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2024年,龍江森工集團嚴格按照三區三線國土空間規劃,強化造林初步設計質量審核,實施“三部門聯審制”,統籌苗木供應,推行營造林全過程質量管理,栽植苗木2500.5萬株,工程造林落地上圖率達到100%,珍貴樹種比例達到95%以上,混交林比例擴大到50%以上。
龍江森工集團在不斷加大造林綠化的同時,積極推進“和美林場(所)”建設,不斷改善林區職工群眾居住環境,林區各地職工群眾生活環境全面提升,2024年,集團390個林場(所)中,有131個林場(所)被確定為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場)。
龍江森工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集團將圍繞“護林增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企業核心功能,強化ESG(環境、社會、治理)標準在企業戰略規劃中的核心地位,聚焦改善林分質量、營造“種源樹”“目標樹”、提高林地生產力、科學保持生物多樣性四大目標,一茬接著一茬種、一年接著一年干,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實現有效提升,不斷增厚龍江大地“綠色家底”。(王天馳 記者 王可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