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梁爭譽
李嘉誠家族的長實集團旗下北京高端項目御翠園因7折出售,再次引起關注。
近日,北京御翠園啟動“賀母親節,慶交樓在即”推售活動,推出一批房源。時代財經致電御翠園售樓處獲悉,此次推出房源包括建筑面積約140平方米三房、建筑面積約185平方米三房和聯排別墅,均價約9.8萬-10萬元/平方米。
“現在有優惠活動,如果付款(條件)好,部分房源可以享受到折扣,大概在7萬元/平方米。”該名工作人員補充稱,付款(條件)好,即“7天之內簽約交首付款”。
御翠園正在銷售房源于2023年7月獲得預售許可證,包括3棟平層、6棟聯排別墅,共計473套房,備案價在9.07萬-9.97萬元/平方米之間,部分戶型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
2024年10月,御翠園曾推出一批特價房,單價在7.5萬-7.6萬元/平方米。此次推售房源單價最低約7萬元/平方米,相比最高備案價打了7折,比去年10月價格亦有所下降。
據財聯社報道,為補償去年購房的老業主,御翠園提供兩種補償方案:一是補裝修,按照每平方米一個固定的價格,為老業主進行裝修;二是補差價,按照不同戶型給予80萬-100萬元不等的補貼。
去年以來,長實集團在香港、上海、東莞等多個城市均曾采取大幅折扣銷售策略,但北京市場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北京御翠園此次7折銷售,打破了此前長期存在的價格差異局面。
北京御翠園,圖源:長實集團官網
勁敵環繞,御翠園7折入市
御翠園所屬的北京朝陽東四環朝青板塊,被稱為CBD后花園、CBD商務服務區,毗鄰國貿、燕莎、三里屯等多個成熟商圈,同時臨近姚家園公園、朝陽體育中心、將府公園等市政配套。
來自項目方面的信息顯示,御翠園此次推出的房源,高層單位總價980萬元起,較2023年的備案價下降近百萬,聯排別墅總價2900萬元起。
和二手房對比,朝青板塊二手房價差距較大,價格分布在5萬-10萬元/平方米之間。根據貝殼找房,老牌豪宅星河灣,4月參考價約9.4萬-9.7萬元/平方米。
“御翠園降價,本質上是供求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時代財經表示,最近兩年北京朝陽開工建設項目顯著增多,大量優質儲備土地進入開發周期,導致未來市場潛在供應量呈增長態勢,不僅加劇區域內的市場競爭,也對存量項目的去化節奏與定價策略形成挑戰。
目前,御翠園周邊三個“勁敵”——保利·朝觀天珺、金茂·滿曜、中建置地聯合體開發的黃杉木店地塊正在建設中。
今年2月,保利發展聯合中國金茂以87.3億元競得北京朝陽三間房地塊,樓面價約5.16萬元/平方米。其中,南區1202-0006地塊由保利發展操盤,案名為保利·朝觀天珺,于5月10日開放展示中心,戶型面積段約110-170平方米;D區1205-0007地塊由中國金茂建設,案名為金茂·滿曜,戶型面積段約110-150平方米。4月底,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陽城發聯合體競得北京朝陽黃杉木店地塊,成交價高達126億元,建筑面積約28.27萬平方米,樓面價約5.45萬/平方米。
在相近的價格體系下,與拿地超20年,并已開發多年的長實御翠園相比,保利、金茂等房企的產品設計更前沿、得房率更高,無疑對御翠園構成一定威脅。
盡管降價出售,御翠園仍有盈利空間。御翠園是長實集團在北京的最后一個項目(截至目前,長實集團在北京無其他未開發地塊),由長實集團旗下和記黃埔地產(北京朝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記黃埔”)開發。
2001年,和記黃埔以7億元拿下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的北京朝陽姚家園地塊,樓面價約1750元/平方米。
對于姚家園地塊,和記黃埔采取了一貫的慢開發策略。拿地4年后即2005年6月,姚家園地塊才動工建設,當年11月一期逸翠園開盤,均價約0.9萬元/平方米;2011年,二期御翠尚府入市,均價漲至2.9萬元/平方米;2019年姚家園地塊正式定名“御翠園”;2023年,御翠園備案價約9.07萬-9.97萬元/平方米。
漫長歲月里,土地資產的增值效應為長實集團創造了巨大的收益,御翠園的備案價相比樓面價上漲超50倍。
即便以7萬元/平方米的低價入市,長實集團依然能夠獲得可觀紅利。
隨行就市,長實盈利能力受損
“隨行就市”“貨如輪轉”是李氏家族一貫的經商之道。
去年以來,長實集團在香港、東莞的項目就曾推出“折扣價”。2024年4月,香港港島南岸Blue Coast以“撈底價”入市,均價為2.19萬港元/平方尺,較周邊二手房價打了7折;5月,香港新界洪水橋#LYOS公開發售,高層單位最高降價25%,花園復式最高降價32%;7月,廣東東莞的海逸豪庭推出的特價房售價1.4萬-1.5萬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售價下降近1萬元。
就新房打折出售,長實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曾回應稱,“樓盤的定價不可一概而論。定價是因每個物業的不同條件,包括所在位置、交通、周邊環境,以及當時市場環境而厘定。”
頻繁打折促銷,對長實集團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折損。
2024年,長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55.29億港元,同比下降3.63%;凈利潤136.57億港元,同比下降21.24%——這已是過去5年中,長實集團第三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營收凈利雙雙下滑與物業銷售疲軟不無關系。
根據長實集團2024年財報,報告期內其主要銷售物業包括香港的洪水橋#LYOS及屯門飛揚第1及2期,內地的東莞海逸豪庭、上海高逸尚城、北京譽天下,英國倫敦的Chelsea Waterfront,合計實現物業銷售收入約99.62億港元,較2023年的131.53億港元下降24.26%。
李澤鉅對此并不太擔心,“集團2024年物業銷售收入較2023年錄得減幅,惟在地價及發展成本高企且充滿挑戰之市道下,集團物業銷售仍可于年內錄得收益。”
2024年,長實集團物業銷售實現利潤22.09億港元,較2023年的44.75億港元下降超5成。根據Wind統計,2020-2024年,長實集團銷售毛利率分別為57.43%、56.13%、52.70%、53.18%、52.51%,銷售凈利率分別為29.74%、35.34%、38.83%、37.09%、30.17%,呈現下滑趨勢。
“市場條件決定了利潤率,市場復蘇時利潤率可以迅速擴大,”長實集團管理層在2024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
截至2024年末,長實集團可開發土地儲備約650萬平方米,其中65萬平方米、557萬平方米、28萬平方米分別位于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