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從雙方約定關稅回到4月2日前的情況看,事實上也是美國做了極大的戰略退卻。它們知道這種訛詐式的關稅政策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行不通。特別是它的財政部長比較冷靜,盡管時不時不能不拍特朗普馬屁,但卻能認識到,美國獨大但不能獨行。
按照美國一貫的調性,這種退卻如果能夠讓特朗普內外暫時平靜,獲得其他方面比如國債定時炸彈引信解除,或者從其他方面獲得了成就感,就會固定下來,甚至為了贏得中國的支持,進一步談出雙方更寬松和雙贏的條件來。
反之,如果特朗普過一段時間,其他方面沒有新的起色,或者找到了哪怕是部分替代中國的供應鏈。它就會食言而肥,再在同一問題上折騰。
按道理說,如果我們這個時候配合美國這個言而無信的國家解除供應市場和國債危機,無疑是失去了徹底削弱美國的機會。這種無法持續的協議會有資敵疑慮。
所以有部分網友認為應該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繼續單方面斷供美國,讓特朗普內憂外患持續。除非美國真正認識到了自己不能正面硬杠中國,不但在貿易上,還應該在臺灣問題上,不給予更多,更激烈的挑釁。
上述在美國做出極大讓步還要堅持和美國硬杠的想法,看上去很有骨氣,但這畢竟是兩敗俱傷的選項,也有讓美國萬一硬挺,適應沒有我們的供應鏈,這對我們長期利益不利。美國既然主動尋求中國協商,中國自然有信心和能力抵御風險,把握機會。
顯然,中國也考慮到了這些利弊得失。美國如果言而無信,則會對美國的國家信譽造成更大更深遠的傷害;如果能夠遵守約定,則對中國經濟也是正面的拉動。
我們能吃苦耐勞并不是說我們就要追著困苦去挑戰。進退的主動權都掌握我在我們手里。這樣的機會也是讓世界看清美國的外強中干和我們自身的資源,信譽與底氣的機會。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看到中國引領對美國霸凌說不,也表現得越來越強硬。
總之,中美日內瓦協商,究竟誰贏了?雙方經過前一段激烈較量之后,特別是單方面的對他國開關稅,還不能反抗,到主動找中國談判,這是雙方都在尋求盡可能的雙贏。(畢殿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