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印巴雙方在經歷19天的激烈軍事對抗后宣布全面停火,協議達成后,巴總理深情致謝中國,激動到聲音顫抖。
巴總理
反觀印度,莫迪政府一面通過官媒宣稱“反恐勝利”,一面緊急逮捕3名北方邦公民,卻因此陷入“強人形象崩塌”的危機。
莫迪
這場沖突背后,究竟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角力?莫迪的“鐵腕人設”為何一夜動搖?
印度國防部
停火協議背后
印巴的停火協議,對巴基斯坦而言是一場“揚眉吐氣”的勝利,謝里夫在講話中顫抖著聲音感謝中國,稱“中國始終是巴鐵最堅定的后盾”。
圖源網絡
甚至還說不提中國,他的演講就是不完整的,這一表態不僅基于中巴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更源于中國在此次沖突中的多重支持。
新聞截圖
巴空軍用中國殲-10C戰機和霹靂-15導彈,在空戰中打出6:0戰績,直接擊落印度高價采購的法國“陣風”戰機,殘骸影像傳遍全球,連印度網友都哀嘆“花天價買了個笑話”。
戰機
更讓巴方底氣十足的,是中國提供的紅旗-9防空系統、無人機和彈藥補給,直接癱瘓印度70%電網,甚至精準摧毀其S-400防空系統,硬生生逼得印度“打不動了”。
防空系統
中巴的“體系共生”遠不止軍火交易,謝里夫提到,中巴經濟走廊的能源項目讓巴GDP猛增,中國工程師72小時修復戰損電網。
謝里夫
瓜達爾港年吞吐量突破500萬噸,連沙特都搶著加入中巴經濟鏈,印度則因多重失誤陷入被動。
瓜達爾港
莫迪政府發起的“朱砂行動”本想展示軍事強硬,卻因情報失誤和戰術脫節導致至少3-6架戰機被擊落。
莫迪
包括價值2.4億美元的“陣風”戰機殘骸照片在社交媒體瘋傳,重創印軍士氣,經濟上,沖突導致盧比匯率暴跌3%,股市蒸發500億美元。
戰機殘骸
反對黨國大黨趁機抨擊莫迪“冒險主義拖累國家”,更嚴峻的是,莫迪寄予厚望的美俄外援集體沉默,美國僅呼吁“克制”,沙特調解也沒能挽回印度外交孤立局面。
莫迪
為壓制國內批評聲浪,莫迪政府逮捕了3名北方邦居民,據說是因為這幾位居民在社交媒體吐槽“陣風戰機墜毀”“電網癱瘓”等時言論過激,被印度網民嘲諷為“試圖用逮捕堵住14億人的嘴”,而莫迪的“強人濾鏡”也碎了一地。
外媒
國際斡旋成為停火關鍵推手,超過30個國家參與調解,美國、沙特和中國扮演了不同角色,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緊急介入促成雙方軍事熱線重啟。
魯比奧
但特朗普急吼吼在社交平臺高調邀功“美國徹夜斡旋”,卻被印巴雙雙否認,停火是中巴低調通話、沙特土耳其穿梭外交的結果。
特朗普發文
中國外長王毅的兩通電話暗藏玄機:對巴方強調“支持主權”,對印度則勸“戰爭不是選項”,既給足面子又劃清底線。
王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雖歡迎停火,但也指出克什米爾問題和水資源爭端仍是“未爆彈”,印度單方面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的舉動加劇了長期矛盾。
古特雷斯
結語
這場停火,表面是軍事博弈的暫停鍵,實則是國家治理能力的照妖鏡,巴基斯坦用中式體系證明,小國也能靠戰略伙伴“逆天改命”。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
而印度“大國夢”碎于內耗,強權壓不住子彈,封口刪不掉墜機視頻,更堵不住民心向背,莫迪的“人設崩塌”絕非偶然,當一國領袖只能靠抓網民維系權威時,真正的危機早已埋下。
莫迪
中國,用技術、基建和不說空話的擔當,讓“巴鐵”二字從網絡梗升華為地緣標桿,這或許才是發展中國家最該抄的“作業”。
信源:
直新聞2025年05月11日——巴基斯坦總理深情致謝中國,同聲傳譯激動到聲音顫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