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道必定鐵成”,這是前樂道汽車總裁在其告別信里,說的最后一句話。
在這之前,樂道L60被寄予了“單月交付20000輛”目標,然而,上市7個月,只有去年12月,爬到了銷量高峰,共交付10528輛,剩下的時間,基本在4000-5000輛徘徊。
最新的數據是,今年4月份樂道L60賣掉了4400輛,較3月(4820輛)還退步了一些,距離原定目標相差甚遠。
再過一個月,2025年將走完一半,“爆了”,還會再次出現在樂道身上嗎?
1、為什么樂道L60難到預期?
是因為產品力沒到位嗎?
作為圍攻光明頂的“六大門派”之一,樂道L60確實還有一些能和Model Y(參數丨圖片)掰腕子的地方。
比如,二排空間更大、座椅多了按摩,有HUD抬頭顯示,車機的語音控制功能也更豐富。
那,是因為價格不夠接地氣嗎?
整車購買方案,起售價20.69萬,租電方案14.99萬起,和26.35萬起售的煥新Model Y相比,分別便宜了5.66萬和11.36萬。
盡管續航比Model Y少了38km,跑100公里還多費了0.2kWh電,但因為有換電這個“特長”,3分鐘能滿電出發,比Model Y超充快了20倍,怎么看,不到15萬買一臺補能效率更快的B級純電SUV,好像都是筆不太虧的買賣。
那樂道L60的問題出在了哪?
復盤來看,就四條,即產能不足、營銷不完善、換電兼容性低、核心競爭力不突出。
第一,樂道L60在上市初期,訂單雖破萬,但產能沒跟上,沒能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退訂潮也由此引發。
第二,艾鐵成在告別信中,首次承認了樂道L60在營銷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
比如,上市初期,樂道多次強調新車支持和蔚來品牌共享換電服務,但并未指明新車和換電站存在兼容性差異,不少早期提到車的用戶發現,換電只能去三四代站,而其所在的地區只有一二代老站,三四代新站要么少、要么遠,這給追求換電服務下單的樂道車主,帶來了并不便捷的體驗。
截至今年5月9日,蔚來在全國建成了3304座換電站,全國可供樂道L60使用的有1952座,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限制了樂道L60的用戶覆蓋面,進而削弱了其核心競爭力。
再比如,鬧得沸沸揚揚的樂道車主進牛屋被拒,就是典型的例子,盡管蔚來在后續修改了這部分權益,但這波“鄙視鏈”依然給樂道車主或潛在車主,帶來了較大的負面情緒,同時,這也波及到了品牌層面,拉低了其他消費者對樂道品牌的好感。
第四,和同級別、同價位的其他競品相比,樂道L60在續航、底盤、輔助駕駛等核心產品力上,也沒形成明顯的優勢。
比如,同樣是15萬級的純電B級SUV,零跑C11在前懸架部分,全系都搭載了雙叉臂,樂道L60則為麥弗遜式,盡管用雙球頭做了虛擬主銷,但這也不算驚喜,畢竟13萬出頭的比亞迪海豹06GT,也用了類似的方案。
當然了,底盤舒適性最后還是得看調教,但懸掛硬件的特點,也在源頭上決定了底盤整體舒適性的上限。
再比如,按照整車購買方案來看,20.69萬的樂道L60,純電續航比2025款小鵬G6短70km,后者除了便宜3萬多之外,還有能對抗特斯拉輔助駕駛的XNGP。考慮到性價比,低于20萬的小鵬G6,明顯是比樂道L60要突出。
不過,隨著三四代換電站數量的不斷增加,樂道L60的補能兼容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沈斐接棒之后,蔚來為了降本增效(不亂花錢),整合了樂道資源,比如共享售后體系、內部銷售團隊相互推廣等等。
可以說,蔚來拯救樂道的這步棋,本質就是從經營方面入手的,效果好不好,還得拉長線來看,但短期內最奏效的辦法,其實只用干一件事,降價。
2、連續5個月變相優惠,銷量還是沒起色
車企聽勸降價是件好事,但能不能打動消費者,就看優惠力度到沒到位了。
從5月1日開始,樂道L60推出了限時一個月的官方優惠購車權益,具體有5條:
5年免息貸款;5年免費用NOA領航輔助;送一個52L的車載冰箱;4000元的加電補貼,以及3000提車積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走訪樂道汽車線下門店時,了解到在5月份,除五年免息之外,全款買車或者選擇2年免息,還能在原車價的基礎上,再優惠1萬元。
也就是說,樂道L60的整車和租電整車價格,會下探到19.69萬和13.99萬。
事實上,從今年1月1日開始至今,樂道L60一直都有不同力度的優惠。
其中,1月份打出限時3年免息+12張換點券+3年免費NOA使用權;2月份增加了12張換電券;3月份調整為5年免息;4月份提出2年免費加電。
對比來看,5月份的優惠力度,算是今年以來,樂道最“狠”的一次。
效果如何呢?
對應到終端銷量上,今年前4個月分別是5912輛、4049輛、4820輛、4400輛。
“這個月(5月份),門店看車的客戶很多,有一些下訂的,但也有一些客戶最后還是想再考慮一下。”和銷售的簡單溝通中,不難捕捉到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5月份的優惠力度,還是不夠吸引消費者激情下單。
3、再將1萬5,樂道L60必火?
在今年的銷量成績單里,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
1月增2月降,3月增完4月又降,這是為什么?
其實很簡單,就是2月份和4月份,權益增幅更大,可能有人不理解,明明薅到了更多的羊毛,憑啥說這是導致銷量下滑的原因?
換個角度來看,在潛在車主眼里,他們會認為:既然樂道L60每個月都有優惠,而且力度還越來越大,那下個月的政策,豈不是比現在更好?再觀望一個月,會不會更劃算?
換句話說,樂道L60在今年拉出的促銷政策,已經給外界制造了一個暗示:
限時優惠力度,可能會越來越大。
眼前消費者的這份疑慮,對于樂道L60來說,其實是一個能制造“爆單”的機會,而引發爆單的觸手,就是直接放出“王炸”,簡單明了的給出官降。
那,降多少能有比現在更好的效果呢?
以樂道L60目前的綜合產品力,以及15-20萬區間,主流競品的競爭力來看,在全款或2年免息立減1萬的基礎上,再降1.5萬,即整車購買方案18.19萬起、租電方案12.49萬起,會明顯拉高性價比優勢。
這意味著,樂道L60的主戰場,會集中到12萬級(租電方案)和18萬級(整車方案)的價格區間。
目前來看,12萬左右的主流B級新能源SUV,有零跑C10(起售價12.88萬)、極狐阿爾法T5(起售價11.98萬)、長安啟源Q07(起售價12.98萬)等。
18萬級的對手,有2025款深藍S07 285Max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版(終端價17.19萬)、2025款小鵬G6(起售價17.68萬起)、廣汽豐田鉑智4X(起售價17.98萬)等。
和以上同級別、同價位的對手相比,樂道L60的競爭力優勢,會集中到城市+高快輔助駕駛、能效以及品牌補能體系上,所以,若算上更務實的價格和購買權益,樂道L60自然也就能受更多用戶歡迎了。
最后靈魂發問:如果樂道接著聽勸,降價后訂單量暴增,到時候產能跟得上嗎?
畢竟,在同一個地方摔倒過,不該再有第兩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