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鄭州科技館精心策劃了“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防災減災主題科普活動。活動通過創新的“理論+實踐”模式,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場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的防災科普盛宴。
活動中,鄭州科技館科學老師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講解了地震預警系統的工作原理。活動現場,孩子們好奇地提問:“地震預警系統如何提前幾秒甚至幾十秒發出警報?”老師巧妙設計了一場“縱波與橫波的速度較量”模擬實驗,讓孩子們親眼見證縱波的速度“搶占先機”,而橫波則“緊隨其后”。當孩子們看到縱波率先觸發預警裝置、橫波尚未抵達“破壞區”時,恍然大悟:“原來預警就是和時間賽跑,搶出逃生機會!”隨后,一部科普動畫短片將避險知識轉化為“安全闖關指南”,展示了地震來臨時的正確避震方法,并教孩子們怎樣使用手機APP接收地震預警信息。孩子們邊看邊學,現場氣氛熱烈猶如一場“科學實戰演練”,讓抽象的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生命技能,樹立起“用科學守護生命”的防災意識。
活動的“重頭戲”當屬“抗震小屋”制作實踐活動。孩子們分成小組,利用吸管、膠帶、橡皮泥等材料,結合低重心、三角形穩定結構等科學原理,設計自己的抗震建筑模型。在振動臺模擬的“地震”考驗下,孩子們的創意模型展現出驚人的抗震性能,優勝作品更是完美通過了強烈震動測試,讓大家在實踐中鞏固知識。
“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始于未然。”此次防災減災主題科普活動,不僅是一場科普教育,更是對生命安全的重要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