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
“現在家門口的環境真是大變樣了!”陳女士站在羊山子路剛落成的“光陰故事長廊”前,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以前這一片又臟又亂,路面坑洼不平,現在經過一些‘小手術’,再也不用擔心老人摔倒、小孩滑倒了!”
“以前這條小巷沒有燈,一到晚上就要摸黑回家,現在好了,燈裝上了,晚上下班回來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剛下夜班的小張指著新安裝的路燈說,“路燈雖小,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政府的關心關愛,滿滿的安全感。”
2025年1月,成都以“人民城市”理念為筆,民生幸福為墨,在全市部署開展“凈優亮美”專項行動。這場以街巷為卷、民心為尺的民生工程,是成都繼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后,以“繡花功夫”精雕細琢,再繪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嶄新畫卷。
從寬窄巷子的青磚黛瓦到春熙路的霓虹流光,從華西醫院的門前通途到錦江之畔的煙火日常,2963項“微改造”如同春雨潤物,用“小切口”雕琢出城市治理的“新畫卷”——這既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更是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創新實踐。
當一處處“家門口的變化”壘起千萬市民的獲得感,成都正以環境提質、秩序優化、空間活化、風貌煥新的四重奏,奏響城市蛻變與民生幸福的澎湃交響曲。
凈化環境提升品質 守護市民美好生活
春末夏初,斜江河大邑城區段兩岸綠意盎然,河水清澈見底,市民悠然漫步在沿河步道。“以前河灘雜草叢生,還被開墾種地,異味重、蚊蟲多。現在水清亮了,環境也美,成了飯后散步的好去處!”市民龐先生感慨道。
過去,由于多年未疏理,斜江河大邑城區段河床淤積,影響河道安全與水體質量。2025年3月,隨著王灘段清淤及河床疏理完工,河道重現清澈寬敞,防洪排澇能力增強,水環境大幅改善。“清淤項目旨在恢復河道生態,后續還將持續鞏固成果。”大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斜江河治理前后對比實景
初夏時節,都江堰市金馬河綠道融創文旅城段花開正艷。作為都江堰市重要生態走廊,金馬河綠道接待市民游客人數與日俱增,原有配套設施難以滿足需求。如今,新落成的裝配式真空環保公廁與蒼翠植被相映成趣,造型別致的地埋式智能垃圾箱分布其側,一座環衛工人愛心驛站點綴其間。在這段約1.2公里的綠道上市民或慢跑騎行,或愜意散步,與自然風光共同勾勒出一幅城市綠道的美好生活圖景。
在四川天府新區,農村宴席餐廚垃圾處理難題也被破解。過去一場數百人的壩壩宴產生的大量垃圾,易污染環境、滋生細菌。如今,天府新區成立專業公司,創新鄉廚收運模式,實現餐廚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目前已與50余家主要鄉廚單位合作。“有專人收運垃圾,我們省心,環境也干凈多了。”一位鄉廚說道。
這三個案例是成都“凈環境”專項行動的縮影。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堅持標本兼治,全面凈化城鄉環境:開展兩輪環衛清潔行動,沖洗道路5995平方千米,整治垃圾桶亂設2631處;清理小區雜物,整治油煙擾民,治理城鄉揚塵;推進雨污分流,深化水生態治理,全市優良水體率保持100%,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98.23%……“凈環境”行動顯著提升了成都城鄉環境品質,也為市民打造了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未來,成都將持續推進此項行動,讓城市更宜居,讓人民更幸福。”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讓城市既有煙火氣又顯文明范
鑼鼓喧天,人聲鼎沸。3月28日,成都市雙流區首個“引攤入市”示范點——“雙流好市·龍橋集”鳴鑼開市,曾經四處流動、飽受詬病的攤主們,終于有了“新家”。
“以前趕午休只能蹲在路邊扒兩口炒飯,現在能在便民座椅上慢慢吃碗酸辣粉,這便民體驗真是升級了!”在時代奧特萊斯工作的小張拿著果杯感嘆,“過去總擔心流動攤不衛生,現在看證照齊全,吃得安心多了!”
據雙流區城市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流好市”改變了以往城市管理執法“單中心”模式,轉向政府、城管、社區、微網格員、市民和攤主“六位一體”共同參與。攤主通過規范培訓、亮證經營,還能輪流擔任“街長管家”參與管理,“我們堅持‘小切口’解決‘大問題’,讓流動攤主蝶變為‘城市管理合伙人’。”
而在成華區羊子山路,曾經破損圍墻擋視線、雨天積水濕鞋襪、車輛亂停路難行的老舊街區,如今已蛻變成串聯古蜀文明與現代生活的“光陰故事長廊”。陳女士說:“現在再也不用擔心老人摔倒、小孩滑倒了!”居民的話語中滿是喜悅。羊子山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修復路面、劃定停車區、引入四方聯動機制等舉措,街區投訴量下降70%,居民滿意度提升至92%。
在推進“優秩序”專項行動的過程中,成都聚焦痛點難點,系統推進秩序優化。強化交通擁堵治理,發布214項堵點治理舉措,中心城區擁堵指數顯著下降;建立道路病害快速巡查機制,修復病害5035處;常態整治車輛亂停,規范共享單車秩序;推行包容審慎監管,為流動攤點“安家”。
“優秩序”不僅讓城市道路更通暢、街區更整潔,更讓城市在保持煙火氣的同時彰顯文明秩序。這一行動,既回應了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讓成都既有溫暖的市井氣息,又展現出現代化城市的文明風范。
點亮城市光影 煥新美好生活
夜幕降臨,成都東部新區三岔TOD核心區華燈初上。依托市政養護智慧平臺,物聯網技術讓56個照明節點實現精準照明,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照度增亮超50%,均勻度提升超40% 。“現在晚上路亮堂堂的,晚上散步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腳下不安全了!”市民陳女士笑著說。
這里的景觀照明以“光耀天府新門戶”為定位,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每個細節。在世園會主會場,“芙蓉花瓣”裝置既能收集雨水,又能照明,年節水2500噸,能耗降低15%。成都東部新區生態環境城管局負責人表示:“我們計劃3年內完成1.8萬盞光源節能改造,節電率可達40%,每年節省電費約340萬元。”
在彭州市,“亮空間”行動讓城市舊貌換新顏。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新增和維修路燈1600余盞,休閑座椅、運動器材等城市家具也多了起來。同時,當地拆除違建1.9萬平方米,清理“牛皮癬”廣告1500余處,城市天際線更加整潔美觀。小張驚喜道:“路燈亮了,違建拆了,環境敞亮多了!”居民們紛紛點贊。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表示,通過增燈補亮、立面整治等舉措,讓城市既有“亮度”又有“顏值”。
在“亮空間”專項行動上,全市堅持美學與功能并重:開展“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專項治理,檢修照明設施837處;拆除違法建設7000余處,消除安全隱患;規范店招設置,整治建筑立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停車位、充電設施等配套。“亮空間”行動不僅照亮了市民回家的路,更點亮了城市的活力與品質。它讓城市既有璀璨夜景,又有整潔面貌;既保障了安全,又提升了顏值。“我們將持續深入開展這項工作,讓城市的每一處角落都綻放光彩,讓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繡出城市新畫卷 繪就幸福生活底色
漫步在金牛區茶店子南街,美食香氣與潮流氣息交織,特色店招與趣味墻繪相映成趣,讓這條街道成為市民游客的熱門打卡地。“過去這里占道經營、亂停亂放嚴重,衛生環境也差,現在簡直是‘麻雀變鳳凰’!”在這兒住了20多年的居民先生感嘆道。如今,違規占道現象消失不見,各家店招煥然一新,曾經的亂停車的區域變身活力小廣場。夜幕降臨,景觀燈帶亮起,霓虹閃爍,為街道增添了夢幻色彩。“現在的茶店子南街好吃、好看、好玩,住在這里太舒適了!”粱先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為了實現茶店子南街的蛻變,金牛區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精細化治理措施。據金牛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臨街店鋪,實施了分時管控,明確8項經營規范,并通過二維碼實現排放數據實時查詢與監督,“同時,我們還創新了共享單車三色框線管理,讓街面更加整潔有序,市民使用也更加方便。”
在錦江區,“美麗街角”的打造同樣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春日的國安街,綠植錯落有致,花境如彩帶般蜿蜒,曾經的閑置空地搖身一變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現在每次經過這里,滿眼綠意,還能坐下來歇歇腳,心情都變好了!”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里的陳女士說道。在靜平路,另一處街角也煥發出勃勃生機,綠草如茵,步道蜿蜒,健身設施點綴其間。錦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持續推進“美麗街角”打造,激活閑置空間,重塑環境美、生態美、人文美,讓市民生活更有質感。近一年來,錦江區已打造55個“美麗街角”,增綠34860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49090平方米,今年還計劃再打造40個。
據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成都堅持筑景成勢、塑形鑄魂,持續提升城市顏值與品質。綠化增量提質方面,推進天府綠道“結網成鏈”,優化公園布局,實施“林蔭路”改造;在城鄉景觀塑造上,持續推進710個街區、街巷、街角優化提升,累計建成396公里天府藍網,打造美麗鄉村特色風貌線路;夜間景觀營造聚焦消費游玩區域,春節期間打造“一心、兩軸、兩環、三帶、多點”夜景布局;文化元素植入則擦亮城市IP,規范特色店招,展現城市文化品位。
“美風貌”行動不僅讓城市顏值飆升,更讓市民的幸福感滿滿。它不僅是對城市景觀的雕琢,更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提升城市風貌,成都正繪就一幅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城市畫卷,讓市民在煙火氣中感受城市的高顏值,在細節處體會城市的溫度與魅力。
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檢驗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試金石”,需要系統推進、綜合施策、久久為功。據介紹,成都相關職能部門將持續鞏固階段性整治成果,常態化傾聽民聲、搜集民意、解決訴求,實事求是、深入推動“凈優亮美”專項行動在全市范圍擴面提質,努力推動城鄉人居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為加快建設美麗四川貢獻更多成都力量。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