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李振 廣州報道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獲悉,極飛科技攜手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鐵路電子圍欄系統,破解無人機侵入難題,填補國內軌道交通安全管理技術空白。目前,該系統正在試點中,計劃試點成功后向全行業開放成果,為行業樹立安全新規范。
近年來,無人機侵入事件頻發,對鐵路低空安全防護構成挑戰。2024年12月,江蘇鹽城當地畜牧站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拍攝養殖戶污染情況,無人機失控侵入鹽通高鐵;同年10月,廣東江門一農場工人在使用農業無人機噴灑作業時,無人機失控墜落至鐵路高架橋上,致使兩趟列車通行受阻。
為何無人機會侵入鐵路?
技術專家分析,此類事故的發生不能簡單認為是產品設計問題。鐵路上方的電氣化接觸網通常采用27.5千伏的高壓電,一旦無人機飛越或靠近鐵路路線,極易受磁場影響而失控墜機。農事從業者的安全意識也不容忽視。
由于許多鐵路穿過廣袤農田,部分無人機操作人員在使用無人機進行播種、施肥、噴灑農藥等作業時,缺乏對鐵路禁飛規定的了解,在不經意間將無人機飛入鐵路沿線禁飛區域,最終導致無人機墜入鐵路區域,威脅鐵路運輸安全。
除了無人機以外,農田中地膜、蔬菜大棚和農資棄物等,都存在侵入鐵路運行區域的可能,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并且提高鐵路段附近農業從業人員的認知。
盡管設置電子圍欄是無人機禁飛管理的常規手段,但與機場等相對固定的場景不同,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涵蓋隧道、橋梁、山地等多種地貌,傳統基于衛星定位的靜態圍欄技術難以滿足鐵路場景的動態管理需求,這使得無人機在鐵路沿線的安全飛行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極飛科技聯合鐵路部門展開技術攻關,研發鐵路電子圍欄,填補無人機鐵路安全管理技術空白。
鐵路部門提供沿線鐵路段,極飛科技則依托其無人機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通過成熟算法將地理信息轉化為一道無形卻可靠的“電子防線”。該系統不僅能精準實現禁飛區內無人機無法起飛,還能在無人機解除電子圍欄時實現懸停,無法進入,有效避免了無人機對鐵路運行安全造成威脅。
同時,極飛科技還為無人機增設“一鍵斷電”功能,遇到突發情況,操作人員可通過控制設備瞬間切斷動力,進一步降低了事故擴大的風險,為鐵路安全運行提供了雙重保障。
目前,該鐵路電子圍欄系統已于今年4月14日在揚州東站附近高速鐵路段完成電子圍欄可行性實驗,下一步極飛科技與相關鐵路部門計劃將優先在蘇北地區完成規模化試點和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極飛科技明確表示,一旦試點成功,將向全行業開放該技術成果。這一舉措不僅為整個無人機行業樹立了安全規范的新標桿,賦能低空經濟規范化發展,更為鐵路沿線的空域安全構建起堅實防護網,助力無人機飛行更加有序,鐵路運行更加安全。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項創新成果不僅為無人機行業制定了新的安全規范,更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空域安全管理的技術空白,將有效提升鐵路運行安全水平。此次極飛科技與鐵路部門的合作,標志著我國在鐵路無人機安全管理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行業規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極飛科技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資源投入,與鐵路部門在科研項目上展開深度協作。雙方將共同打造“無人機在鐵路場景的安全運行”課題,圍繞無人機智能監測、風險預警、應急響應等方向展開研究,破解跨界安全難題,進一步推動鐵路無人機安全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邁進,為鐵路運輸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技術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