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默默無聞地做就非常好。”5月9日,在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伍助洪注視著血細胞分離機完成第40個循環,235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采集完成,這位來自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21級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學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20066例、江西省第395例、南昌市第77例、南昌市紅谷灘區2025年第2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志愿者。
百萬分之一的可能
2022年6月,伍助洪在獻血時得知造血干細胞捐獻的信息,他深知,自己的一次小小舉動或許能改變他人命運。“當時工作人員說配型成功率為數萬分之一,我想著,哪怕百萬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留個生命的火種。”他留下8毫升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登記入庫志愿者。
2023年5月,南昌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時,伍助洪激動地差點摔了手機。“那種感覺就像中了彩票,但比中獎更神圣。”然而,這份喜悅僅持續了半個月,因患者原因,捐獻計劃戛然而止。但伍助洪表示,有機會他還會毫不猶豫地再次伸出援手,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生命的希望。
兩次生命接力
2025年4月,中華骨髓庫再次傳來緊急消息,伍助洪又一次進入待捐狀態,工作人員聯系到他時,正在訓練場的他脫口而出:“我捐!沒問題!”從4月3日接到通知到4月16日確定采集計劃,伍助洪僅用13天就完成了從高分辨到體檢、再到采集準備的全部流程。他的家人和朋友得知這一消息后,都為他感到無比驕傲。“就像接力賽到了最后一棒,這次說什么我都要沖到終點。”
正式捐獻造血干細胞之前,伍助洪既緊張又期待。他按照醫生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一步步地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他說:“其實捐獻過程就像長跑一樣,前期動員劑后會有點肌肉酸痛的不適癥狀,但捐獻完癥狀就立即消失了。而且,想到某個地方有人因此重獲新生,這些都不算什么!”5月9日上午,伍助洪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當血液分離機最后一個循環結束,發出一聲輕微的提示音,伍助洪感到深深的滿足和欣慰。
一片丹心繪青春擔當
在學業上,伍助洪同樣一絲不茍,從不懈怠。在校期間,他愛學習鉆研,共獲得六次獎學金、兩次“三好學生”稱號。他的輔導員陳慧芳表示:“伍助洪同學是個穩重、熱愛學習、樂于奉獻的學生。所以,對于他的善舉,我并沒有感到十分意外,反而覺得這是他性格使然,是他一直以來價值觀的體現。”
在談到未來的規劃時,伍助洪表示:“作為一個體育人,這次經歷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在未來從事社會體育工作后,我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別人帶去健康,讓大家更多地去了解體育的作用。”(陳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