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今年70歲,由于很喜歡打麻將的緣故,所以退休后也一直沒閑著,經常跑去打麻將,在麻將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前幾天,他連續打了好幾個小時的麻將,結果剛起身時就發現了不對勁,只覺得下肢有點疼痛感。一開始他以為是自己坐久了導致的,所以也沒當回事,起身就準備往家走。
誰知,剛走沒幾步,突然胸悶、呼吸困難,直接暈倒在原地,好在現場的朋友看到了及時撥打了急救電話。
經過檢查,發現他這是由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肺栓塞,并給他做了血栓抽吸手術,這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劇。
血栓究竟有多兇險?
血栓,說白了其實就是血液中凝固的小血塊。
血液淤滯、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損傷,這些都可能會導致血液成分在心臟或者血管中發生粘集、凝固,最終形成固體凝塊。
我們都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是不斷流動的,所以血栓的形成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生理反應。
作為比較常見的“沉默的殺手”,血栓就好比用一個塞子堵住了血管,導致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順暢,甚至壓根無法流動。
如果血栓堵住的是冠狀動脈,則可能引發冠心病和心梗;堵住的是腦動脈,可能會引發腦栓塞和腦梗等。
更為致命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脫落破碎,很可能會導致肺栓塞。數據顯示約四到五成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肺栓塞,輕者胸悶、咳嗽,如果血栓脫落體積較大,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胸悶、咯血,乃至引起猝死。
手腳出現5種表現,或提示血管堵了
①手腳麻木或刺痛感
要是你經常感到手腳麻木或者有刺痛感,很可能是神經或血管被壓迫后發出的信號。因為血管出血狹窄,血液流動受阻,會使得血液循環不暢,手腳就會表現出麻木或者異常感覺。
而當下肢動脈血管出現狹窄時,便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此時患者會表現出走一段距離時,下肢便會疼痛,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癥狀才會有所好轉。
②間歇性跛腳
由于血栓可在血管不同的位置形成,而當其出現在下肢時,便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腳的情況。
常表現為走路時一開始僅僅只是輕微疼痛癥狀,休息一段時間后能夠得到緩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一點點加劇,哪怕不走路也會出現劇烈的疼痛,以至于最后只能跛腳走路。
③手腳膚色改變
正常人因為血液和養分都能通過血管運輸到各個部位,所以皮膚和黏膜看起來應該都會比較紅潤。當體內有了血栓后,便可能影響到局部的血液循環,最終導致皮膚和黏膜看起來都很淡,呈現出蒼白沒有血色的狀態。
④小腿水腫
當體內出現血栓后,由于血液難以回流到心臟,在壓力作用下,液體可能會擴散到腿部組織。
一般表現為小腿腫脹,且是一條腿水腫,另一條腿正常;也可能表現為兩條腿都有水腫,但腫脹程度不一樣。
⑤手腳傷口遷延不愈
所謂“遷延不愈”,其實指的是傷口愈合慢。如果手腳上的小傷口遲遲無法愈合,甚至最后還出現了感染,則很大可能是血管堵塞導致局部組織難以獲得充足氧氣和營養所導致的。
這種一定要及時處理,否則可能會發展成更為嚴重的潰瘍與壞疽。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世衛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罹患靜脈血栓的風險,所以預防血栓最見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動”。
現如今,很多人習慣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這也成為血栓的一大重要誘因,醫學界將這種情況稱為“電子血栓”。
研究顯示,坐在電腦前超過90分鐘,便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并增加血栓的形成幾率。所以,建議使用電腦三十分鐘左右,就應該站起來休息片刻,走動走動。
預防血栓,走路是最好的運動。作為世界上最佳運動之一,走路可以說是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管男女老幼,都適合這項運動。
走路之所以能夠預防血栓,是因為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至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從而預防血栓形成。
如何走路,一般建議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左右,直到身體發熱,微微出汗,一般就能達到鍛煉效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