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吳昊
2025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提升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圍繞主題,精心組織開展了開放日、廣場宣傳、校園科普等系列活動,覆蓋市民、師生近3000人,通過“理論講解 + 場景體驗 + 實操演練”打造的“三位動感模式”,讓防災減災知識深入人心。
現場活動亮點滿滿
5月12日上午,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活動現場,業務樓前懸掛起醒目條幅,營造出濃厚的防災減災氛圍。本次活動的亮點滿滿,流動測震臺展示區,技術人員現場演示測震儀器運行原理,直觀呈現地震監測“千里眼”的工作機制;水化實驗室里,工作人員詳細講解水樣取樣及檢測流程;為市民準備的休息室循環播放科普視頻及《唐山大地震》等災難影片,讓市民在光影中感受災害威力與防災重要性。
同日上午9點30分,在風箏廣場同步開展“5·12”集中宣傳活動。工作人員攜帶流動臺、無人機、全站儀等專業設備亮相攤位,現場展示地震監測技術與應急救援裝備,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咨詢。活動涵蓋防災減災圖文展、應急救護技能演示、消防裝備展示等內容。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又立即前往廣文中學,聯合開展地震體驗車師生體驗活動,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這次的地震車體驗非常真實且震撼,提高了我們對于地震的警惕心與防范意識,以便于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更好地保護自己。”來自廣文中學的梁峻源說。
捐贈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
早在5月12日之前,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就已為迎接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了系列活動。5月6日,走進安丘青云山小學,來自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為師生們帶來了地震科普講座,結合校園疏散演練,強化了大家的應急逃生技能;5月7日,濰坊廣文中學2000余名師生參與演練,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以生動案例講解地震避險要點,進一步推動了校園應急教育常態化。
5月8日,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代表山東省地震局向濰坊市捐贈了3臺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設備及體育用品。隨后,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在濰城區智群學校報告廳組織地震科普講座,受眾為部分學生和濰城區學校分管安全校長(園長)。“這次培訓讓我知道了,當地震來臨時,要快速反應,先找堅固角落躲避,再聽從指揮有序撤離,不要急躁,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來自濰城區智群學校的錢星竹說。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更好普及防震減災知識,5月6日至12日,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向多個中小學開展了防震減災科普授課,同時今年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首次面向市民開放,代表省局向濰坊捐贈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參與承辦全市在風箏廣場的集中宣傳活動,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達到了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公眾地震應急避險能力的目的。”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呂浩說。
據悉,本次系列活動累計發放科普手冊及文創產品千余份,覆蓋市民、師生近3000人,通過“理論講解 + 場景體驗 + 實操演練”的立體模式,讓防災減災知識深入人心。未來,濰坊地震監測中心站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災害教訓,科學把握防治規律,持續深化科普宣傳與應急聯動,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堅實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