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殲20擁有高達2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在擁有足夠多的數量之后,完全能夠掌控西太的天空,而美媒也預計,殲20的最終產量將超過1000架!
5月10日,美媒“Military Watch”網站表示,自從殲10出現以來,外界就對這款新型戰機的裝備數量,進行過多次大膽的揣測,得出的結論就是,和冷戰結束以后,美俄都各自的重型機F15和蘇27的產能相比,殲20的產量將會是前所未有的!
美媒稱,在2018年,也就是殲20剛服役的兩年之后,美眾議院就從“高級專家”那里得到了殲20的最終產量將會達到500架的推測,不過隨著之后幾年,殲20產能規模的增長,這些“專家們”又得到了新的推測,他們提高了對殲20產量的預估,即增加到至少700架的規模。
這就和當初美國生產F22時候的預測產量一樣,當時美軍計劃最終裝備大約750架F22隱身戰機。但是最后結果大伙也都知道了,因為單機預算的大幅上漲,以及對中國空軍發展前景的錯誤評估,美軍最終將F22隱身戰機的產量(量產機)定格在了187架。
不過,又過了幾年,美國的專家們又觀察到,殲20的發動機問題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解決,不再使用最終被迫使用的俄制AL-31F,轉而使用國產渦扇-10B/C發動機,這意味著限制殲20擴產的最大的阻礙因素已經徹底解決,同時在2023年美媒也發現,殲20的年產量達到了100-120架的規模,因此這些專家又形成了新的共識,即殲20的最終產量將會突破1000架,這將創造中國歷史上,或者冷戰結束后各國雙發重型戰斗機年產量的新紀錄。
美專家亞伯拉罕·艾布拉姆斯則稱,中國航空史上只有一種戰斗機的產量超過了殲20,也就是1962年開始服役的殲6戰斗機,殲6的最終產量超過了4500架,但是該機已經在2010年全面退出了中國空軍的戰斗序列。另外,殲6和殲20沒有可比性,因為殲6屬于二代機,其尺寸大小只有殲20的四分之一。
要是按照美媒的預測,殲20在未來的7-10年里,仍將會保持高速量產的狀態。因為按照他們的預計,殲20目前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架,甚至達到了400架的量級,這意味著后續仍需要生產至少600-700架。
在總數達到了500架之后,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殲20便會降低產能,維持100架以內的年產數量,一方面這需要將產能讓渡一部分給殲35,另一方面也可以繼續維持殲20生產線。
應該說,美媒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斷,還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主要是,根據美媒的說法,現在F35的產量也不低,總數已經突破了1000架,而未來將會達到至少2000架的數量,其中美軍擁有的,以及包括他們在西太地區盟友的部署數量,就將超過1000架,這對我方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另外,對比美俄的重型機發展歷程,是絕不會僅僅發展一兩個子型號后,就徹底退役的。比如美軍的F15,自1976年服役至今,從最初的A/B型,已經發展到了最新的EX型,包括出口以及美軍自用的數量,共計生產了約1200架。現在,殲20已經發展出了A型和“S”型雙座版,未來必然會繼續豐富子型號。
殲20作為全球唯一在快速量產的重型五代機,其2000公里的作戰半徑足以傲視群雄。部署在東北,可以覆蓋整個日韓;部署在南部,則可以覆蓋幾乎整個菲律賓,甚至包括了馬六甲海峽在內。
在形成1000架規模之后,我方完全可以在東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個方向,每個方向都確保能擁有至少300架的殲20,形成對潛在對手的碾壓優勢,進而可以完全掌控西太空域。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