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唐納德·特朗普于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前,美國對中國的綜合關稅
平均關稅稅率:約3%-3.5%(基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數據)。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長期對華實施較低的MFN關稅,2016年對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在3%左右。
2,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發動與中國的關稅戰,提高了關稅,拜登任期內基本上延續了特朗普的關稅稅率。
美國對華平均綜合關稅約19.3%。
3,特朗普2025年再次上臺后,再次掀起對中國的關稅戰,5月12日兩國在瑞士談判,達成初步協議。
特朗普上臺后,再拜登對東大的綜合稅率19.3%基礎上屢次加稅。
2月1日加10%。
3月3日加10%。
4月2日對等關稅加34%。
4月8日加50%。
4月9日加40%。
按照現在的聯合聲明,取消4.8和4.9日的加征關稅。
4.2日加征的對等關稅,保留10%,額外的24%暫緩九十天。
這么算下來,美國對中國產品綜合稅率就是19%+10%+10%+10%=49%!
截止目前,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一共給中國產品增加了46%的關稅,而且還有24%暫緩90天。
而中國產品出口美國的利潤:
低附加值產品(如紡織品、玩具):利潤率通常較低,約在3%-8%之間,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影響較大。
電子產品及機械(如手機、電腦組件):利潤率可能在5%-15%,但部分代工企業凈利率較低(如富士康約2-3%)。
高技術產品(如新能源設備、光伏產品):利潤率較高,可達10%-20%,尤其是擁有自主技術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