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東區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以下是其概況:
-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位于天津市東部,境域地理坐標為北緯 39°04′7″~39°09′7″,東經 117°11′7″~117°18′1″。它隔海河與和平區、河西區相鄰,向東與東麗區為伴,西、北與河北區相交,是中心城區連接濱海新區的起始點,沿海河經濟帶 8.28 千米,天津中央商務區坐落其間。
- 氣候特征
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雨熱同季。春季多風,干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降水量 562.1 毫米,年平均氣溫 12.3℃,年日照時數為 2500-2900 小時。
- 地形地貌
大部分地區為正常沉積地層,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步降低,坡降為 1/6000,屬于海積沖積平原區。
- 位置境域
- 行政區劃與人口
2023 年,區域面積 41.56 平方千米(不含天鐵街道),轄大王莊、上杭路、東新、富民路、魯山道、大直沽、常州道、中山門、向陽樓、春華、唐家口、二號橋、天鐵 13 個街道辦事處,169 個社區。至 2023 年底,河東區有戶籍人口 324,813 戶,787,201 人,常住人口 83.96 萬人。人口中漢族為主體,另有回族、滿族等 40 個少數民族。
- 歷史沿革1
河東區歷史悠久,古稱大直沽。漢代屬章武縣管轄,唐代是征伐遼東必經之地,宋、遼對峙時期屬遼地。元代,大直沽為海漕終點港,是接運廳、臨清運糧萬戶府治所。明永樂年間后,天津城市發展中心轉移,大直沽逐漸衰落,但仍不失為天津城區發祥地之一。1967 年 1 月,天津市重新被定為中央直轄市,河東區隸屬之。
- 經濟發展
2023 年,河東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4.7%,工業總產值達 335.5 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通過城市更新盤活 38.5 萬平方米閑置資源,推動棉 3 創意街區等工業遺產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
- 文化旅游
河東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之一,素有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衛” 之說 2 。擁有天妃宮遺址、薦福觀音寺等文化遺產,以及張氏八卦形意拳、津派花鍵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外,還有 2 個 3A 級景區 。
- 交通條件
河東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占據京濱發展軸中心位置,坐擁天津站交通樞紐,緊鄰濱海國際機場,搭乘京津城際高鐵 30 分鐘即可便捷通達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