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戰場都快被段子占領了。
印度中將Bharti出場那一刻,我真以為軍改部突然增設了“文藝表演科”。
圖片
開口第一句:“不管怎么打,反正產生了預期效果。”
記者問:“效果是什么?”
他說:“具體傷亡、命中由對方統計。”
這意思是——我打了,疼不疼你自己感受。
就像舞臺上一個演員認真揮拳,卻沒人下場接招,全世界都在等你演完退場。
這是2025年印巴邊境小規模沖突后的“戰果說明會”。
說是說明會,全程無說明。
說是戰果,連個著火點都沒給出。
只有一個詞來形容現場氛圍——“自我療愈”。
網友調侃得絕:“三哥這操作,像極了阿Q。”
“雖然我被打了耳光,但你肯定很疼。”
“雖然導彈沒命中,但我們的氣氛到位。”
更狠的是,這還真不是段子。
全程沒有一條實戰數據:
沒有坐標、沒有傷亡、沒有雷達記錄、甚至連一張戰地圖都沒貼。
有的只是高級將領一本正經地說:“對手反應符合我們預期。”
那這“預期”到底是希望對手被炸?還是希望對手沒吭聲?
打得連自己都糊涂了,這怕是國際軍事史上的奇觀。
現場有記者追問:“那空軍有沒有進空域?”
Bharti沉默三秒,說:“我們的飛機準備就緒。”
這回答像極了考試時忘寫作業的學生:“我想寫了。”
更魔幻的,是社交平臺上的“精神勝利潮”。
有人直接寫:“印度是世界第二強國,第一是韓國。”
什么意思?
韓國靠娛樂輸出精神鴉片,印度靠自信輸出勝利幻覺。
一個拍劇本,一個活在劇本里。
但講真,笑歸笑,問題很真實:
印度軍工體系虛浮,戰斗體系無閉環,宣傳體系大于作戰體系。
說不清打到了沒有,也就沒人關心打成了沒有。
因為打成與否,壓根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開個發布會,說點什么。
哪怕說的是空氣,也得站著說。
哪怕自己受傷了,也得先強調“我們已實現戰略目標”。
有人說:“三哥打仗靠信仰。”
錯,是靠剪輯。
這場沖突結束后,印媒連夜發布三條短視頻,全是導彈升空的慢鏡頭配鼓點音樂。
沒有命中鏡頭、沒有戰場反饋、沒有后續評估。
純粹是“打了,夠了”。
就像點外賣沒吃到飯,但你拍了個好看的開箱視頻,發布到全網。
然后留言區全是“真香”。
問題是,對手不演。
巴基斯坦軍方連夜發布一份聲明:“對方導彈無效,全部攔截,個別導彈自爆。”
配圖是一張導彈殘骸,坐標清晰,地面未破。
還附上了一段電子干擾記錄,顯示攻擊路徑中斷于邊境線15公里外。
這一份戰報,雖然也不見得面面俱到,但至少“眼睛是睜開的”。
而三哥這邊,還在閉眼講“態度很堅定”。
這不是發布會,是心理按摩會。
這不是勝利檢閱,是自信體操。
真正的問題是:
如果一個軍隊的每一次對外作戰,不是為了打贏,而是為了“營造被打贏的氛圍”,
那這不是軍隊,是劇組。
而如果一個將軍的任務不是指揮,而是表演,
那國家安全就成了舞臺布景。
Bharti將軍在發布會結束前說了一句:
“我們不會透露更多細節,以免給對手提供信息。”
這話聽上去像是保密,其實更像是掩飾。
因為真相不需要隱藏,它只是沒產生。
下次發布會會說什么?
“導彈精神穿透對手國土”?
“雷達震懾導致敵方暈眩”?
還是“我們已實現信息戰道義上的勝利”?
沒人知道。
但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
如果你每次揮拳都沒人接,久而久之,觀眾也不會再看你表演。
這場沒有數據的戰爭,打的是空氣;
這場沒有戰果的發布會,說的是劇本。
可現實不是劇本,戰場也不看演技。
你說,下次三哥還敢再來一次“預期戰果”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