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價格上躥下跳的荔枝頻上熱搜!剛上市時,荔枝賣到70元/斤!
現在價格暴跌,最低已經跌到個位數。
不過,就實際情況看,目前的荔枝價格比去年同期可能還要略貴一些,參見《》。
圖片來源:某生鮮平臺截圖
去年5月14日,同一生鮮平臺,450g妃子笑荔枝為19.9元,當前查看則為25.9元。當然,樣本量較小,不具備普遍意義。不過說荔枝價格跳水肯定沒問題。
如約而至的荔枝降價
當前荔枝價格節節下探,并沒有超出市場和消費者的預期。
目前全國主要荔枝產區有7個,分別是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和四川、臺灣。其中廣東荔枝產量最大,有句話說“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產量占全國產量的近六成,廣東全省90%的縣區都是荔枝產地,其中又以茂名、廣州、東莞、惠州、陽江、湛江等地最多。
去年兩次氣候變動影響了荔枝的產量。
2024年1月下旬,我國遭遇了一場波及25省份的強力寒潮,直接導致廣東、廣西1月下旬平均氣溫持續偏低,部分地區偏低4℃以上,而這兩個省份,正是我國荔枝產量第一、第二省份。惡劣的天氣,極大影響了荔枝的掛果率。2024年4月,廣東多地經歷了一場罕見的強對流天氣襲擊。
結果就是荔枝總產量有所下降,大批量上市的時間被推遲。所以去年的荔枝可以說是讓大家“失望”了一把,去年荔枝剛上市的時候價格就很高,以為等等價格就能降下去,但是到了最后,荔枝都下市了,價格都沒有降下去。
今年則不同,首先是氣候,對于荔枝生長來說,可謂“風調雨順”。另外荔枝屬于典型的“大小年”作物。2024年是小年,掛果量本就偏低,而今年則是荔枝的大年。所以一些產業內的人士預測,今年的荔枝產量要比去年的荔枝產量高30%—40%。
因此,今年“荔枝自由”或將重歸神州大地,迎來“遍地皆是嶺南人”的盛況。
水果自由,水果店不自由?
盡管水果人見人愛,但水果產業鏈在資本市場,可就不那么被待見了。在2022年前,縱觀水果產業鏈,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種植、加工和物流板塊,沒有一家以水果零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在萬億水果零售市場,已經出現了三大頭部企業,并且各自為營。洪九果品、百果園、鮮豐水果三者的經營模式有所差別,洪九果品主打“端到端”模式,主要收入來自批發商;百果園則是走的O2O模式,加盟費占其大部分收入;鮮豐水果則是供應大企業單位的食堂,典型的2B模式。
目前,三大"水果店巨頭"日子都不好過。
先說“洪九果品”。2022年9月,洪九果品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4.97億港元,并被譽為“水果第一股”。上市當天,公司市值便高達186.8億港元,最高時甚至突破了600億港元。2024年3月,由于未能按時發布2023年財報,洪九果品被港交所強制停牌,市值大幅縮水。
2025年4月,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洪九果品”)突發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鄧洪九等多名高管因涉嫌騙取貸款及/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采取不同刑事強制措施。目前公司股票已停牌。
再說“百果園”。2023年1月在港股上市,成為“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2023年,百果園實現營收113.9億,盈利3.617億元。沒想到,百果園的苦日子,來得這么快。2024年,實現營收102.7億,虧損3.86億元。
對此,百果園表示:鑒于國內消費疲軟,本公司于二零二四年下半年采取措施優化毛利率較低的產品陣容,以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與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
公司鼓勵加盟商將租金收入比高的門店搬遷至低租金收入比的門店,同時加盟商聚焦租金收入比更具可持續性的優勢門店,導致加盟店數量從2023年末的6,081家門店減少至2024年末的5,116家。
此外,百果園推出"三無退貨" 政策(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退貨),并將該政策延伸到了線上;2024年下半年百果園推出"明廚亮灶"果切服務。在門店吧臺處,攝像頭實時運轉,將水果清洗、切配的全流程清晰呈現。
這些改善服務質量的舉措,能否提振百果園業績,還有待時間驗證。
鮮豐水果的近況也難言樂觀。2020年3月27日,鮮豐水果正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報送第一期工作進展報告并獲得受理。至今,鮮豐水果上市仍沒有新的進展。
2024年8月上旬,鮮豐水果遭遇多起股權凍結事件,案由均為“財產保全執行”。股權凍結涉及鮮豐水果兩家主體公司及其創始人、董事長韓樹人,凍結總額超過2.8億元,單筆最大金額為1.5億元。
其中還包括鮮豐水果此前投資認養一頭牛所持有的386萬元股權,凍結日期從今年8月7日開始,至2027年8月6日結束。
俞敏洪跨界水果行業
前面也說了,中國資本市場,水果產業鏈相關公司并不多。最近有一家相關企業格外受到關注——ST朗源。ST朗源的主營業務是食品加工,具體說是果干、堅果果仁、鮮果的加工。
最近三年,ST朗源的營收分別為2.156億、2.202億和2.454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802萬、-5576萬和-3956萬,可謂慘淡。戴帽原因來自收購的優世聯合財務造假。
有投資者表示,“這個股被帶帽有點冤,2018年這個賣干果的股想轉型高科技,收購了一個數字公司,結果被騙了,業績造假,帶帽了。賣干果的根本搞不過搞科技的。”
不過,市場關注ST朗源,主要和俞敏洪相關。
2024年4月30日,朗源股份披露,公司控股股東新疆尚龍及實控人王貴美與東方行知簽署了《借款協議》和《表決權委托協議》。根據協議,東方行知成為朗源股份控股股東,趙征將成為朗源股份實際控制人。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間接持有東方行知股權,而趙征作為東方行知的實控人,曾擔任新東方集團企業發展部投資經理等職務。目前,趙征擔任朗源股份的董事長。
有投資者認為,收購朗源股份是俞敏洪及新東方進軍A股、布局農業的關鍵一環。不過,在此期間,朗源股份提醒投資者,東方行知沒有籌劃關于公司的資產注入、資產置換等重大資本運作事項等。
東方系加盟會給朗源股份乃至整個水果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仍然值得關注。
結語
荔枝從"貴族水果"到親民價格的嬗變,既是農業生產的周期性規律,也預示著消費者將迎來的"甜蜜季節"。然而在消費終端看似繁榮的表象之下,三大巨頭集體遇挫,暴露出傳統水果零售模式在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及售后服務方面的不足。
你家樓下有幾家水果店,價格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