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竟成。
一
4月底,汕頭南澳島,李斌吃到了潮汕油柑,入口很苦,但后勁甘甜,當地人說:苦盡甘來。
這里是大陸極南之地,北回歸線穿島而過,每年夏至,陽光照塔影子消失,宣告新周期到來。
李斌將從這里出發,開啟兩天1800公里旅程,考察加電縣縣通計劃。他要在全國所有縣,都布局換電站和充電樁。
這是加電縣縣通推進的第1年,這是他創立蔚來汽車的第11年,這是他逆襲人生的第51年。命運波瀾起伏,但故事總是新的。
一個月前,工程師在南澳島上修建了換電站,島上沒有正式電,幾番尋覓后才找到電源點。
換電站起名為“硬虎”,潮汕話中“必定”的意思,從換電站出發,遠山層巒疊嶂,盡是新路。
李斌喜歡嘗試新路。他老家在大別山南麓,滿眼都是大山。從村里到縣城要花一天:走路、坐船、翻過大壩,搭車進城。
直到10歲,他才第一次見到汽車,扒著車斗,感受顛簸,從此心心念念,還動手造了輛木頭車。
初中后,家里讓他讀中專,理想結局是糧站站長,他絕食相逼,讀了高中,最后以太湖縣文科狀元,考入北大,闖出大山。
在北大,他再尋新路。同學忙碌讀書,而他決定創業,成為同屆唯一拿到計算機證書的文科生。
大學時,李斌兼職近50份工作,每周有兩天騎車出校,周游海淀推銷。
那年校園內外新路縱橫。新東方的俞敏洪在街邊發傳單,愛國者的馮軍蹬三輪車賣鍵盤,中關村大街向南,黃莊路口豎起雙螺旋雕塑,刻著“獻給新技術開拓者”。
更南邊,北京二環剛剛通車,新路上汽車飛馳,卷起時代的塵埃。
李斌流連北大三角地,那里貼著他安慶老鄉海子的詩: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1996年,他在校創業,開辦公司,賣域名,建網站,租空間,不久后合伙人都出國讀書,僅剩他一人。
他再尋新路,創辦汽車門戶,易車網就此誕生。李斌在中國大飯店開新聞發布會,并超越時代喊出:電子商務就是服務。
互聯網巨浪澎湃,易車網獲千萬投資,然而一年后,泡沫破滅,易車虧損400萬。
董事會上,合伙人將問題都推給李斌。最終27歲的李斌,一人扛下400萬債務。
2002年元旦,李斌把公司搬到沒有電梯的居民樓,公司僅剩7人,半年沒發工資。
每天,他從方莊坐公交車上班,“口袋裝著當天夠吃飯的錢,十幾塊錢,只能硬扛。”
他想起上學時常玩的光榮《三國志》,他喜歡選偏居一隅的弱勢主君,殺出一條新路,直搗中原。
那時,他靠兩個信念支撐“一,越來越多的人會買車;二,互聯網是未來。”
23年后,他預判的未來已然到來,汽車、互聯網、新能源交錯疊加,重寫所有故事。
從南澳島出發后,他一天內穿澄海,過瓷都,經嶺南水城,在換電站邊吃露天砂鍋,并在傍晚抵達惠州。
在惠州一家電池工廠展廳,他看到了中國電化學奠基人查全性教授的囑托:“應該為解決人類交通能源問題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
考察之旅多走縣道,那是潮汕居民日常出行的路,蔚來的換電站從高速邊,修到縣道邊,最后融入人間煙火。
嘗試新路只是開始,更重要是建立模式。
去年8月20日,加電縣縣通正式啟動,李斌計劃讓中國每一個縣都設充電樁,逐步實現全國各個省份換電縣縣通。
這是一張從未有過的能源網絡,下沉到城鄉的肌理,也成為新經濟故事的基座。
新能源進入縣城,改變了出行模式,商業效應也隨之到來。李斌說,當換電站形成了網絡效應,對于銷量促進就非常大。
2024年底,江蘇實現“換電縣縣通”,蔚來在江蘇銷量也隨之上升,江浙滬三省占蔚來銷量50%,這是模式的勝利。
李斌擅長創造模式。當年,易車網起死回生,搬出居民樓,靠的是轉做汽車廣告。而后,易車又開創了新車導購模式,最終成功赴美上市。
創立蔚來,他同樣選了嶄新的模式,也選了一條孤獨的路。
他判斷,新能源車想獲成功,首先要讓用戶加電比加油方便,蔚來從開始就確定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加電模式。
無數挑戰接踵而來,細微到固定電池的螺栓都要經幾十次修改。最終,相關專利申請不下1400個。
2017年12月16日,五棵松體育館內,蔚來首款量產車ES8正式發布。
換電站被搬上舞臺,李斌第一次演示換電,萬眾矚目下,2.43 噸重的ES8被緩緩舉起,拆下電池。3分鐘后,車燈重新亮起,新車從換電站里開出。
臺下,工程師癱倒座位,手心全是汗。李斌講了些什么,一句都沒聽到。
那晚,蔚來App涌入大量訂單,訂單遍布全國300多個城市,很多城市在當時布局之外,遠超李斌預期。
隔年5月,蔚來第一座換電站在深圳建成,換電網絡沿高速公路鋪開,京港澳,京滬、沈海、京哈的高速路邊,多了最急需的換電站。
2021年,蔚來有換電站614座,3年后,換電站增至2561座,白山黑水,大漠荒原,絲綢之路邊皆有換電站。
新模式下,越來越多人借助換電網絡暢游山河。
有車主從東北開到拉薩,看到流星劃過高原;有車主從佛山遠行漠河,在極寒之地追極光。
還有車主從南京自駕蔚來車,跨越10國,遠行1.4萬公里,去巴黎看奧運。
去年,在新疆考察時,李斌曾遇到4歲多的小朋友跟著媽媽,開車三天半,從廣東自駕到南疆。
那個景區叫白沙湖,一天內,李斌遇到了三組蔚來用戶,分別來自上海、廣東和成都。
三
4月29日,李斌到達廣東之旅終點站,湛江市的徐聞縣,這是中國大陸最南角。
徐聞隔海就是海南,當年十萬人才下海南,便是自此渡海,這里總是時代見證地。
當日,李斌參加發布會,蔚來在廣東,共建立428座換電站、覆蓋122個區縣,正式實現廣東換電縣縣通。
李斌說,接下來,還有更多省級行政區,會實現充電樁和換電站縣縣通。
發布會上,TVB影星黎耀祥現場提車ET9,還說了那句經典臺詞: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李斌指著T恤胸前的NIO,說蔚來剛剛度過第一個十年,這個logo代表著未來的N個10年。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同時代驕子多已謝幕,而他還在探索前行。
縣縣通計劃提出后,他每四個月就要開啟一次考察之旅,戈壁高原,極寒之地,無遠弗屆。
今年開年,他從大連出發,經沈陽、長春、哈爾濱,遠行2200公里,抵達漠河北極村,挑戰極寒下電車的極限。
漠河北極村的北極山莊,設有最北的充電樁。遠方是中國北極點,石碑上刻著“找到北了”。
在黑河測試基地,李斌駕車漂移測試,車子經常甩尾,摸索一陣后,他找到竅門:
“跟我們做事一樣,眼睛要去找解決方案,而不是只對著眼下局部的問題。看遠,盯著要去的地方,就有解決辦法。”
他有耐心等待答案到來。去年中秋,李斌前往新疆喀什考察,并和俞敏洪在帕米爾高原雪山下直播暢聊。
聊天時狂風大作,前后三波,飛沙走石。團隊要撤,李斌按著桌子說“說不定等會天又亮了”。
聊著聊著,云散了,圓月照著雪山,李斌引了句古詩,“撥云見日終有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那雪山在中國的最西端。地理版圖上,他和蔚來已到達中國極西、極東、極北和極南,而在時間版圖上,他的旅途更遠。
他在時間中跋涉行走,無論道路多新,模式多強,最終都需用時間鋪建,終極考驗依舊是心志。
俞敏洪回憶,多年前和李斌重走玄奘路,別人累的不行,李斌卻在背包里多加了5塊磚頭,并第一個到達終點。
今年,蔚來已在中國布局換電站3308座,實現了全國主要城市間高速公路換電網絡的覆蓋,累計為用戶提供超7214萬次換電服務。
未來已不可阻擋的到來,如他喜歡的歌,“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今年年初,他給同事寫信,主題是“日拱一卒,久久為功”。
他說,換電站一座一座地建,這就是我們的招,沒有大招全都是小招,也就是基本功。
新周期中一切都很艱難。他說,做的很多事都要在未來才能發生作用。故事遠未到終篇,但沒人會停止書寫。
南澳島不遠,便是潮州。傳說中,古代潮州有位儒生,名叫張生,在南海邊準備煮海。
從來沒人煮過海,嘲諷、挑戰、危機等著他。他平靜地燃起爐火。
不疾不徐,謀定后動,事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