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的“童話”背后,總伴隨著復雜的情感糾葛與權力博弈。威廉王子與父親查爾斯三世的關系,始終籠罩在戴安娜王妃悲劇的陰影下。
從查爾斯與卡米拉的禁忌之戀,再到威廉對父親的疏離與隱忍,這段跨越兩代的王室恩怨,揭示了權力、責任與人性之間的永恒沖突。
查爾斯與卡米拉的戀情,始于1971年的一場馬球比賽。彼時,卡米拉以自信幽默的個性吸引了查爾斯,兩人迅速陷入熱戀。然而,王室對“王妃”的要求極為嚴苛:出身貴族、純潔無瑕。卡米拉雖出身優渥,但并非貴族,且情史豐富,甚至與查爾斯的初戀女友露西亞·圣克魯茲是好友。
1973年,查爾斯因服役與卡米拉關系降溫,后者選擇與軍官安德魯·鮑爾斯結婚,但這段婚姻并未斬斷她與查爾斯的聯系。1986年兩人婚內出軌,查爾斯甚至在電話中對卡米拉說出露骨情話,錄音曝光后引發全球嘩然。
戴安娜王妃曾當面質問卡米拉:“我知道你和查爾斯的事情,別把我當傻子!”而卡米拉冷漠回應:“你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這還不夠嗎?”。查爾斯的無情與卡米拉的挑釁,讓戴安娜陷入抑郁與絕望,最終婚姻破裂。
1997年戴安娜車禍身亡后,公眾將矛頭直指查爾斯與卡米拉,稱后者為“全英國最招恨的女人”。
威廉的成長,伴隨著父母的激烈沖突。查爾斯在戴安娜懷孕期間冷漠疏離,甚至在她產后抑郁時,仍與卡米拉頻繁約會。戴安娜曾向女王求助,卻被告知“查爾斯就是那樣的人,沒救了”。
威廉目睹母親以自殘宣泄痛苦,而查爾斯卻將父愛傾注于卡米拉的孩子,他是其子湯姆的教父,甚至在周末帶卡米拉的子女同游,而一直忽略威廉和哈里的成長。
1992年查爾斯與戴安娜分居后,威廉對父親的態度從憤怒轉為疏離。他曾對朋友說:“他讓媽媽心碎,我永遠不會原諒他。”。戴安娜去世后,13歲的威廉在公眾面前強忍淚水,但私下對查爾斯的怨恨更深。王室傳記作者指出,威廉始終認為父親是“間接害死母親的兇手”。
查爾斯登基后,試圖修復父子關系。他按威廉童年房間的樣式裝修約克府邸,教他騎馬、狩獵,甚至支持威廉參與環保與慈善事業。然而,威廉的“盡職”背后是刻意的疏離。肢體語言專家分析,威廉在公開場合與查爾斯的互動“禮貌但缺乏溫情”。
如2022年王室合影中,他雙手緊握、姿態僵硬,被解讀為“等待父親退位的耐心”。
威廉對卡米拉的敵意,則更為直接。他拒絕稱她為“繼母”,并公開反對其獲得“王后”頭銜。2022年伊麗莎白二世宣布支持卡米拉成為王后時,威廉雖未公開反對,但肯辛頓宮內部人士透露,他對此“深感不滿”。
查爾斯與威廉的關系,本質是王室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沖突。查爾斯一生被“責任”束縛,為維護君主制選擇政治婚姻,又為愛情背負罵名,威廉則試圖以“革新者”姿態重塑王室形象,強調家庭忠誠與社會責任。
而兩人的矛盾,亦源于情感創傷的不可逆。查爾斯曾向友人坦言:“我欠威廉一個完整的童年,但我無法彌補。”。而威廉的決絕,正如他清除羅斯·漢伯里(傳聞中的婚外情對象)的影響力一樣,是對父親“風流基因”的警惕,也是對母親悲劇的無聲反抗。
威廉與查爾斯的隔閡,究竟是個人選擇的結果,還是君主制下權力博弈的必然?若查爾斯當年選擇卡米拉而非戴安娜,是否就能避免這場悲劇?而威廉的“無情”,是否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
或許,這一切的一切,正如卡米拉年輕時的一張老照片所暗示的——她與查爾斯并肩而立,笑容燦爛卻充滿爭議。因為王室的“童話”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權力與情感的撕扯中,書寫著永恒的復雜性。
而卡米拉,在這場角逐中,暫時還是占據主導的位置,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