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同是平原城市,中國中部的武漢,長沙,自然條件優越,與發達地區聯系也更緊密,開展工業革命的時間更早,但GDP卻比不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差得多的后起之秀成都呢。
武漢九省通衢,交通四通八達,是中國工業革命的先行者,清朝時就建起了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漢陽鋼鐵廠,漢陽兵工廠其名聲如雷貫耳。更有長江,漢江兩條大江交匯于此,水運發達,萬噸巨輪可以直達武漢。境內水系縱橫交錯,湖泊眾多,地處漢江平原,物產豐富,是真正的魚米之鄉。
長沙也不賴,長江湘江交匯于此,水系發達,巨輪通行無阻,又處交通要道,南來北往,向東向西都十分方便快捷,又毗鄰經濟發達的粵港澳地區,兩地交往緊密頻繁。
而成都偏居一隅,境內連一條大江都沒有,遠離大海,遠離經濟發達地區,可GDP卻高于中部的武漢,長沙兩市,讓人很難理解。但看了三個省各個城市的GDP,就不難發現,三個城市不同的發展思路。
湖北,湖南兩省都是均衡發展,第一城與后面的城市之間差距不是太大,湖北武漢與第二名城市宜昌,第三城襄陽的差距不過三倍多一點。
湖南省第一城長沙與第二名岳陽市的GDP差距不過兩倍多,連三倍都不到;而與第三城常德市的差距也剛剛超過了三倍,處于比較合理的范圍。
而四川省卻不一樣了,成都市一騎絕塵,高高在上,成都的GDP超過了第二名的綿陽市五倍還多,其他城市更是慘不忍睹。
四川省雖然總的GDP超過了湖北,湖南兩省,但除了成都的GDP高于兩湖的第一名以外,兩湖的笫二名,第三名,甚至于第四名的GDP都要高于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綿陽市。
湖北,湖南兩省身材比例諧調,發展均衡,經濟發展很健康。
而四川省卻是頭大身子小,像一個大頭娃娃,怎么看都讓人覺得不是一個健康身體。
湖北,湖南兩省不把所有優質資源集中到省會城市,而是全省協調,共同發展,一起進步。
四川省把全省所有優質資源全都集中到了成都一市,把其他城市的工廠,學校都搬去省城。說白了就是把本應該算在其他城市的GDP全都集中算在了成都一個城市身上。一進一出,成都市胖起來了,其他城市卻瘦了,這就是為什么四川省雖然總的GDP高于湖北,湖南,但除了省會城市成都略強以外,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全都比不過湖北,湖南兩省,而且差距還很大的原因。
武漢,長沙兩個省會城市雖然GDP比成都稍遜風騷,但全省發展均衡,形成了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可喜局面,這樣的經濟更健康,更可持續。
而四川省將所有優質資源集中成都一地,其弊端十分明顯。成都地理位置偏僻,偏處川西壩子,又沒有大江大河。如此多的工廠,學校,人口集中在這么小的一個地方,讓環境不堪重負。成都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空氣質量,水質等與上世紀相比,都下降了很多。
而且把所有優質資源集中到了成都,將會形成虹吸效應,四川省其他城市的人就業,讀書都要到省城去,這將推高成都的物價水平。而四川省其他城市優質人才都被省會城市吸走了,其他城市的發展將更加堪憂。這就是為什么四川號稱“天府之國”,但除了成都一個城市看起來光鮮亮麗以外,其他城市與周邊的第二城相比全都處于下風的原因。
中國的發展不是讓極少數的城市高高在上,而對其他城市不管不顧,而應該是萬馬奔騰,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四川省應該改變只發展省會城市的思維方式,應把優質資源投給那些發展緩慢,更需要資金,技術,政策支持的貧困縣市。只有所有地方都發展起來了,一個百花盛開,春色滿園的和諧社會才更令人向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