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沒有所謂的“小問題”。從“紅包習慣”到權錢交易,從心理防線動搖到徹底淪陷,每一步都在悄無聲息中毀掉一個人的人生
“2013年,我前夫因受賄犯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我覺得自己已經成為永川的一個笑話,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有了這樣扭曲的心理,我開始不斷收錢。”近日,重慶市紀委監委發布警示錄,永川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江燕出鏡懺悔。
↑羅江燕出鏡懺悔。
從“只收小紅包、不收‘坨坨錢’”的心理安慰,到自詡“兵不燕詐”的權力傲慢,再到鋃鐺入獄、悔不當初……羅江燕的墮落軌跡,不僅揭示了個體腐化過程的典型路徑,也為黨員干部如何守住初心和底線提供了深刻警示。
羅江燕將家庭變故作為墮落借口的說法,既缺乏邏輯,也難以服人。她本應從前夫的沉痛教訓中汲取警醒,強化紀律意識、筑牢廉潔防線,卻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也拖進了腐敗深淵。這種將個人情緒和欲望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的心理失衡,根本而言是對黨員干部身份的嚴重背叛。
至于所謂“只收小紅包、不收‘坨坨錢’”,更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偽裝。一開始的2000元、5000元,也許在她眼中“不算什么”,但權力與貪欲從不滿足于“小打小鬧”。在商人老板的紅包攻勢下,羅江燕公權私用、靠企吃企、坐地生財。自設的心理防線被一再突破,底線也在不斷后移。究其根本,在于羅江燕把權力當作資源,把審批當作交易,把人情往來變成利益輸送,背離了公職人員的根本職責。
羅江燕給自己起了個微信名叫“兵不燕詐”,暴露了其以“兵法”自詡、將權術當本事的思維方式。這種自作聰明,實質是對黨紀國法的藐視和對公眾信任的踐踏。在組織看來,這是對政治紀律的嚴重挑戰;在群眾看來,則是干部隊伍形象的嚴重敗壞。
令人唏噓的是,羅江燕距離退休僅有三年。她完全可以體面離崗、安享晚年,卻因一次次放縱自我而斷送前程,不僅毀了自己,也連累了家人。她在懺悔中痛言:“現在這一切都被我毀了,下面都是鐵窗生涯,今后我的子子孫孫都得背負恥辱,真的是后悔都來不及。”這不是一句簡單的悔語,而是貪腐所帶來的深遠代價。
這樣的案例再次表明,腐敗沒有所謂的“小問題”。從“紅包習慣”到權錢交易,從心理防線動搖到徹底淪陷,每一步都在悄無聲息中毀掉一個人的人生。一旦觸碰紀律紅線,哪怕初衷如何掩飾,都難逃法紀懲處。
貪腐不容僥幸,底線不容試探。黨員干部應時刻警醒,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人情”拉回陽光下,把初心記在心頭、落實在行動。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守住底線,不負信任。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徐其揚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