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北京網友發帖稱,一個醫院的副院長,真正做護士才幾年啊?就獲得南丁格爾獎,這合理嗎?其他榮譽,沒人會對你有異議,畢竟你是教授,那些榮譽是應得的。但是南丁格爾獎是授予護士的,這就不應該了。
這就好比地主獲得農民獎,董事長獲得工人獎一樣。那些在一線拼命工作的護士們會作何感想呢?
- 這究竟是咋回事?
2025年5月12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公布了第50屆南丁格爾獎獲獎者名單,共有來自17個國家的35名護理人員獲得南丁格爾獎。經中國紅十字會組織評選推薦,我國有7名優秀護理工作者獲此殊榮,是本屆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其中,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韓琳(女),卻引起廣大網民“非議”,焦點不是“能力”而是“資格”。有網友直言,什么副院長主任了還來和護士爭,護士長都很少動手參與護理工作了,偶爾遇到緊急情況搶救病人才動手一下。
據了解,“南丁格爾獎”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紀念佛羅倫斯·南丁格爾在改善戰地傷病人員護理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而設立的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要求候選人長期從事一線護理工作或護理志愿服務工作,“品績”皆優。
- 我們來大致了解一下這名傳奇人物。
據公開信息顯示,韓琳,1979年出生。1995年,16歲的韓琳踏入甘肅省衛生學校。4年后畢業,她走進甘肅省人民醫院,成為一名護士。工作的忙碌沒有阻擋她求知的腳步,她利用業余時間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深造,成功獲得學士學位。從衛校中專生到本科畢業生,韓琳邁出了她職業與學業進階的關鍵一步。
她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四年時間從中專生拿到本科畢業,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擔任護士的兩年里,韓琳依舊堅持學習,順利拿下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護理學碩士學位。
2006年,她又向著更高的學術目標邁進,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并于2009年獲得護理學博士學位。至此,韓琳完成了從中專生到護理學博士的華麗轉身。
2010年,她擔任甘肅省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長,開啟了管理崗位的征程。2014年,入選甘肅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成為護理領域的佼佼者。2015年,韓琳成為蘭州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在教學與科研領域持續深耕。
2021年,她當選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這一國際榮譽是對她專業成就的高度認可。2025年,44歲的她擔任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有評論這樣寫到,這位身兼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等多重身份的學者,用二十年打破三個"不可能":在欠發達地區建起國際化護理師資梯隊,打造甘肅首個護理學實驗中心,更獨創"理論+高原實踐"的援藏模式。
她的160篇論文、20項專利背后,是讓牧民與都市人共享優質護理的執著。
- 結合網友的評論,網友質疑的焦點主要在:
其一,韓琳2023年1月任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還任蘭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甘肅省護理學會理事長、甘肅省護理質控中心主任等職,“南丁格爾”獎兩年一評,正是韓院長上任兩年,請問是“掛名”還是“親干”一線工作?
其二,韓院長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南丁格爾”獎是獎勵近兩年,在護理工作突出的一線人員,縱觀今年獲獎人員,有義工、護士、護士長、護師、臨床護理主任,哪一個不在護理一線。而她顯然脫離一線很多年了。
其三,韓院長是親自申報,還是下屬或領導推薦,可能不是她本意,但她應該主動謙讓給一線護士申報,領導干部不與一線爭榮譽,是最基本品質。
不得不說,把一個國際獎項南丁格爾獎頒發給曾經當過護士,很多年前就沒有在護士一線工作的醫院副院長,確實值得商榷。
一個副院長、院長級別的行政領導,還在參與南丁格爾獎,這就是從本質上違背了南丁格爾獎的精神。評優、評先傾向一線,應落到實處。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