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質量法治服務保障廣東高質量發展,讓法治成為核心競爭力。
有力護航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先后出臺加強法律服務工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前海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調解條例等,以法治之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先后制定兩個審理涉港澳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指引,上線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查明平臺,推出全國首個“AOL授權見證通”,聯合港澳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2024年),引入港澳特邀調解組織,推動延長港澳律師在大灣區內地9市執業試點,實施“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穩妥推進“粵車南下”,大灣區法治規則“軟聯通”取得新成果。
聚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扎實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規章政策清理。支持深圳建設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并形成首批典型經驗,廣州灣區中央法務區、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橫琴琴澳國際法務集聚區、佛山中央法務區建設深入推進并形成規模效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率先建立對侵犯知識產權嚴重失信行為的信用監管和懲戒機制,支持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標桿區。開展嚴打經濟犯罪等專項行動,偵破、起訴經濟犯罪案件同比分別上升26.6%、30%。深化涉企“掛案”專項清理,依法遏制異地趨利執法、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問題,營造穩企安商“暖環境”。
全面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在省級層面設立涉外法治工作專班,成立涉外法治促進中心,組建廣東省涉外法治人才庫、青年人才庫,實施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粵律工程”,涉外法治工作“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平急結合、一體推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24年接續召開全省大會部署實施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四大工程”,加快推進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聚力打造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廣州仲裁委發布全國首個“一帶一路”仲裁示范規則,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獲得境內外超200家機構認可和推廣,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仲裁案件數量和爭議金額再創新高、穩居全球前列,涉外法治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法律服務論壇。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廣東以法治之力破題開路、護航發展,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規則銜接的“潤滑劑”,更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架起涉外法治的“連心橋”,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中書寫了“法治就是核心競爭力”的生動答卷。
來源:法治日報、廣東政法,汕頭政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