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有“龍”
在江門江海區密布的河網間,激蕩著跨越四百年的龍舟回響。從明代萬歷年間的外?!鞍素园朔弧备偠?,到傳承三百余年、列入省級非遺的禮樂龍舟,江海龍舟以槳為筆、以浪為墨,在傳統習俗與現代競技的交織中,書寫著嶺南水鄉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即日起,江海高新發布推出“江海龍舟”系列報道,帶您探尋深藏于鑼鼓聲中的歷史脈絡與時代新章。
01
第一期
天字號“出戰”
“江海龍舟”系列報道
首期聚焦禮樂街道
傳承百年的天字號龍舟
郭永樂 攝
這條被鄉民稱為“吉祥之舟”的
赤色蛟龍
用槳聲鼓點書寫著
代代相傳的團結與拼搏
通體朱紅的天字號龍舟,靜靜停泊在禮樂街道的河涌旁。船頭墨漆“天”字遒勁有力,赤色龍須與霹靂紋龍角彰顯威嚴。
這艘始建于清代的傳統“公龍”,屬火。據本地人介紹,其造型龍首高昂,赤須如烈焰飛揚,龍角生霹靂紋,象征祥瑞勇猛,騰霧時穹隆裂帛金痕隱現,似雷部神將執槌破天門,威儀震懾江河。每逢端午競渡,總能引發萬人空巷的盛況。
據記載,天字號龍舟由禮樂街道業興東里、西龍里等九個自然村共同傳承,承載著鄉民對風調雨順的祈愿。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的“起龍”儀式,青壯年們抬舟入水時齊呼的“扯離佢”(當地俚語:用力劃、甩開它),已成為獨特的民俗符號。而橈板中央的“天”字,既象征“天之首位”,也寄托著對競賽頭標的追求。
關于天字號的故事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相傳清光緒年間的一場逆襲:競渡中,天字號龍舟一度落后半船身,鼓手雙臂發顫,扒丁汗透衣背。危急之際,忽見天穹驟變,云層裂開一道金痕,似有龍形閃光隱現。
河岸鄉民仰頭驚呼,未及細辨,已聞震天吼聲自四方炸響:“扯離佢”——原是南興坊老少婦孺沿河狂奔,揮汗吶喊。扒丁聞聲血脈僨張,鼓點驟密如暴雨,浪涌似赤龍吐焰,竟在最后一轉鼓時反超對手。這一“逆境不餒,眾志擎天”的精神,在1984年禮樂鎮(后改為禮樂街道)國慶龍舟賽上再次印證——年逾百歲的天字號勇奪第三名,續寫傳奇。
如今,年輕一代接過祖輩的桄榔木槳,在端午“游龍”時擊水如雷。舵手譚巨然說:“劃龍舟不僅是競技,更是告訴后人——齊心協力的隊伍,永遠能劈開風浪?!碑斀鸸穆曉俅雾憦睾佑?,百年龍舟精神仍在浪花中生生不息。
喜歡天字號的親在哪里?
評論區留下你的龍舟宣言
一起來威~
來源:江海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旅體局)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