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認清形勢,聯合起來,拒絕惡性降價、拒絕心理打壓,讓房價真正止跌回穩!”
就在最近,面對頻頻出現的低價房,南京九龍湖的業主們坐不住了,在公開平臺發出倡議,建議鄰居們攜手保衛房價。
這些年,業主聯手保衛房價的案例,屢屢在南京上演。九龍湖的業主們,正在經歷什么?
01
被誠信大道、雙龍大道兩條主干道覆蓋,又是雙地鐵交匯,作為江寧核心區的組成之一,九龍湖早就被品牌房企搶灘:
2007-2010年,萬科、銀城、恒大、中冶、中糧等房企拿地,成為搶占九龍湖的第一批房企;
2013年初,新城、保利入駐,同年底,新城玖瓏湖、保利中央公園以約1.7萬/㎡的均價首開;
2017年,金隅、景楓、弘陽等也相繼進入九龍湖。
經過近20年的提速建設,江寧九龍湖已進化成一個成熟的宜居板塊。
搭乘南京樓市無差別火熱的順風車,九龍湖次新小區,曾扎堆迎來房價高光時刻。
2021年至2022年間,萬科翡翠公園、銀城千花溪、萬科金域藍灣等,都有房源成交單價超5萬。
以萬科金域藍灣為例。2022年8月,小區一套約282㎡的底躍,以1580萬總價成交,單價高達5.6萬/㎡。
前兩年,新城玖瓏湖二期,也有一套146㎡的底躍,以近774萬總價成交,單價約5.3萬/㎡。
即使是存在感不那么強的駿景華庭,高峰時也能賣出近4萬的單價。
難怪業主在倡議書里感慨:“九龍湖作為南京的宜居板塊,配套成熟、生態優美,高位時部分小區成交單價已破5萬。”
如今,九龍湖主力商品房小區,成交行情如何?
02
時至今日,個別小區房價已降五成;
部分優質房源從市場價400萬一路降至270萬,仍未成交;
個別業主存在資金缺口,降價賣房實屬無奈之舉,但也有不少業主被誘導一再降價賣房,導致九龍湖的房價一降再降……
倡議書中,業主無奈寫道。
以具體小區展開說說。
萬科翡翠公園,今年成交的房源面積段較為豐富,89㎡、116㎡、141㎡都有,成交單價集中在2.5-3.2萬/㎡。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3月以286萬成交的116㎡三房,不到2萬5的單價,創下小區二手房單價新低。
萬科金域藍灣,今年以來二手房成交單價集中在2.1-4.2萬/㎡。不過,這兩個比較極端的價格,都由大戶型創造,小區主力戶型的成交單價多在3萬上下。
將小區二手房成交單價自低到高排序,這兩年的成交低價,已經非常接近10年前的房價。
銀城千花溪,成交量向來不拔尖。今年以來通過鏈家平臺成交了4套,單價最高還不到2萬6。
145萬,就能買到小區的60多平兩房,對剛需不要太友好。要知道,三、四年前同款戶型總價得286萬。
保利中央公園,以西苑為例,2022年夏天,一套94㎡三房以4.4萬/㎡的單價成交,創下小區次新房單價新高。
今年,小區成交單價多集中在2.3-2.8萬/㎡。
新城玖瓏湖二期,今年成交的房源,單價集中在2.7-3萬/㎡。
就在上個月,中介在小紅書上發布了新城玖瓏湖的甩賣房源,90㎡三房帶車位,房主報價僅228萬,令人破防。
相比之下,金隅紫京云筑的二手房價相對堅挺,單價穩定在3萬以上。以二期為例,今年以來雖然成交套數不多,但單價基本在3.3萬/㎡以上。
多維對比數據不難發現,較房價高位時期比,九龍湖部分小區的二手房價,確實正在經歷腰斬的至暗時刻。
對此,業主在倡議書中總結現狀,提出解決方案。
現實行情是:原本,九龍湖相較于其他區域,房價降幅并不高,可是今年以來降幅明顯高于其他板塊,導致想置換的業主們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抱團保衛房價,鄰居們要怎么做?倡議書有理有據:
第一,金隅紫京云筑、萬科翡翠公園、萬科金域藍灣、保利中央公園、新城玖瓏湖、駿景華庭等小區的業主應當認清當前形勢,聯合起來,拒絕惡性降價,讓房價真正止跌回穩;
第二,只有房價止跌回穩甚至企穩回升,買房人才更有信心和底氣買房,業主的權益也能受到保障;
第三,不著急賣房的房主不再降價,可適當調價至年初水平或下架房源,著急賣房的業主不再妥協降價,反而應適當提升至市場價。
03
業主們無奈抱團保衛房價的背后,九龍湖房價大幅下跌的邏輯是什么?銳評君認為有多個方面。
首先,來自大環境的沖擊。
這一點很好理解,樓市還處在深度調整期,一二線城市房價逐步回歸理性。具體到南京,不光是江寧九龍湖,河西、大校場、新玄武等核心板塊,也難免經歷房價洗牌。
其次,市場和買房人,掌握二手房定價權。
新房供應緊缺的時期,九龍湖交付時間不長的次新小區確實迎來一波行情。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區不可避免老舊,且產品設計已無法滿足不斷更迭的人居需求,自然更多由市場和買房人來定價。
還有,迭代新房對二手房價的沖擊也不可忽視。
這兩年,江寧核心區加大新房供應,百家湖的百家臻園、鉑萃云灣;小龍灣的仁恒龍灣、嘉和華府;甚至是東山的金寧風華等,從會所、景觀、戶型、精裝、四代宅等層面卷出新高度,無形中也對九龍湖的二手房價形成沖擊。
但話說回來,現在有置換需求的買房人,未嘗不能行動起來。
當下,二手房價明顯回落的同時,新房產品提檔升級、花式優惠,且商貸、公積金貸款利率已經下調至相對低位,置換的資金成本較前幾年降了不少。
04
早些年樓市行情還不錯的時候,河西新城雙本部施教區內的雨潤國際廣場、河西南招商雍和府、江寧小龍灣龍湖春江酈城等,憑著優質教育資源、板塊上升紅利等優勢,業主抱團漲價成功。
這兩年,抱團漲價的小區和業主仍然不少,但更多是出于對房價走勢的無奈。
比如去年5月,鼓樓濱江中冶盛世濱江、深業攬江府的業主們聯手發布告業主書,呼吁鄰居們打響房價保衛戰
“周邊同檔次小區的交易價格穩定在5.6-6萬/㎡左右,我們小區的房價卻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我們要攜手并肩,共同守護房產權益。”
同樣是去年5月,河西中部翠杉園也加入“戰斗”,發文指出“有不良中介惡意拉低小區二手房價,多人精心做局設套,惡意打壓業主價格,嚴重損害翠杉園小區房價穩定。
向鄰居們強調“翠杉園位于奧體核心區域,靠近濱江風光帶,以低密度著稱,無論周邊配置,還是小區環境與物業服務,都相當宜居,希望房價少一點波動,多一點穩定。
銳評君認為,個別低價成交的房源,并不能以偏概全。我們一直說,這背后有很多種原因,可能是投資客的離場出清,可能是司法案件的倒逼,也可能是同樣抄底的改善置換。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南京樓市在企穩向好的路上堅毅前行。
新房市場,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以來,南京新房價格已經連漲五個月,以舊換新、公積金“全家桶”、房票安置等政策多管齊下,效果顯著。
土地市場,激烈競拍226輪、刷新南京第二高價地的河西G28;角逐72輪,被金茂收入囊中的九龍湖G18;以及溢價成交的大校場G07、珠江路G05等,讓今年南京土地市場熱度不減,信心逐步回歸。
二手房市場,金三銀四南京的月度成交量都超9千套,并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成交價雖有小幅下滑,但整體量價企穩。
我們相信,隨著經濟逐步復蘇、人口穩定流入、城建配套愈發完善、新興產業持續青睞南京、一攬子利好樓市復蘇的政策頻出等綜合作用,南京核心板塊的優質次新小區房價將觸底反彈,不妨給樓市、給未來更多時間,靜待花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