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2025年5月13日開啟對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的中東三國訪問,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重大國際出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程未包含傳統盟友以色列,引發了外界對美以關系變化的廣泛討論。
特朗普此次訪問的重點議題包括推動經貿合作(如軍售、能源和人工智能投資)、斡旋巴以停火談判,以及協調伊朗核問題等。訪問期間,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均計劃與美國簽署多項協議,涉及金額高達數萬億美元,涵蓋半導體出口、民用核能合作及石油增產等領域。
怎么就把以色列給落下了?
特朗普此前在首個任期的首次外訪曾到訪以色列,但本次行程明確繞開該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期多次公開批評美國在伊朗核談判、加沙停火條件等問題上的立場,而美國則被曝在未與以色列協商的情況下,單獨與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達成協議。
——最親密的戰友、親親的兄弟生了嫌隙!
綜合相關消息,還有幾個方面是美以鬩墻“導火錢”:
首先,哈馬斯在特朗普訪問前夕宣布釋放最后一名美國籍人質,但以色列未參與談判,僅通過情報監控獲知消息。美國推動的停火方案未包含以色列要求的“哈馬斯解除武裝”條件,引發以方不滿。
其次,以色列主張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但特朗普政府正與伊朗進行核談判,并考慮放松對沙特民用核項目的限制,削弱了以色列的安全訴求。
再次,美國單方面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并可能調整對敘利亞制裁,進一步凸顯美以戰略目標的分歧。
綜上,美以在關鍵議題上的立場差異日益明顯。以色列堅持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加沙沖突,而美國更傾向于通過外交斡旋優先解救本國人質,并推動短期停火。此外,特朗普政府為換取海灣國家投資,降低了對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要求,甚至可能支持沙特發展鈾濃縮技術,直接沖擊以色列的安全利益。
特朗普此行以“交易性外交”為核心,重點鎖定海灣國家的巨額投資承諾(如沙特6000億美元、阿聯酋1.4萬億美元)。相比之下,以色列無法提供類似規模的直接經濟回報,導致其在美國中東議程中的優先級下降。
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的私人關系因政策分歧而惡化。例如,以色列對拜登政府時期巴以政策的批評、內塔尼亞胡此前祝賀拜登勝選的歷史,以及特朗普對以色列“過度激進”的不滿,均削弱了雙方互信。
美媒稱,特朗普曾私下表達對以色列政府“缺乏作為”的失望。
還有一點,美國試圖通過拉攏海灣國家重塑中東格局,尤其是推動沙特成為地區事務主導者。此舉需要平衡阿拉伯國家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切,而繞過以色列可避免激化矛盾,為后續談判留出空間。
短期來看,特朗普的“繞行”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以分歧,尤其是以色列在伊朗核威脅和加沙戰后安排上的孤立感。
長期而言,若美國持續將海灣國家利益置于以色列之上,可能迫使以色列調整其安全策略,甚至尋求與其他地區勢力(如俄羅斯)加強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