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以為大疆這一代產品已經很成熟的時候,它總能在下一代產品上整出一些花活,讓你覺得 —— 臥槽,這技能點還能這么點?
然后,已經入手上一代產品的人,看著新品邊拍大腿邊吐槽這波又被大疆背刺了;之前一直猶豫沒買的人,則會慶幸幸好自己當時沒沖動,轉眼又被新品勾得心里直癢癢,想著后面等它降到合適的價格就剁手。
你看,甭管是無人機、手持相機還是其他產品,基本都是這樣,每次都能給人帶來不小的驚喜,或許這就是大疆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永遠能用產品勾住用戶的心,甚至在我看來,它越來越有當年蘋果那味了。
而就在今晚,大疆剛發布了一臺無人機 —— DJI Mavic 4 Pro:
有一說一,作為大疆旗艦消費級無人機系列,時隔兩年,大疆才對 Mavic 這個產品線進行更新,應該很照顧那幫老用戶的感受了,而在體驗完這臺機子后,我感覺無人機這玩意,差不多快被大疆卷到頭了。。。
拍攝自:大疆 Mavic 4 Pro
就拿它這次跟無人機一起發布的遙控器來說吧。
如果你了解過大疆無人機,就會知道一開始大疆給無人機配的遙控器,真就只是遙控器,起飛前你得先把手機夾到遙控器上,然后連上數據線打開 APP 配對后,才能看到無人機傳過來的畫面,是真的有點麻煩。
后來大疆終于給遙控器用上屏幕了,而且還集成了一套魔改安卓系統,開機就會自動配對,確實省去了很多準備工作,不過為了方便收納,它的搖桿是可拆卸設計,每次飛之前還得給它擰上,多少還是有點不方便。
而到了這一代,好家伙,大疆不僅給遙控器用上了一塊 7 英寸 Mini-LED 大屏,而且它還把屏幕和搖桿也設計成了可折疊的結構,當你把屏幕掰上去的時候,底下搖桿也會跟著一起升上來,真正做到了開機即用。
而且它的這塊 Mini-LED 屏幕,峰值亮度高達 2000nit,在亮度這塊甚至足以吊打一眾正兒八經的平板。
關鍵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我發現大疆完全沒給遙控器內置的系統做太多限制,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在上面裝各種 APP,我看了下,這臺設備的內存是 6GB、容量是 128GB,四舍五入也可以說是一臺小屏平板。
而且你敢信,它的安兔兔跑分高達 66.8W 分,性能差不多就是天璣 1200、驍龍 860 的水平,我還真就在遙控器上下了個王者榮耀試試,實測,開啟超高畫質,幀率和分辨率都選高,它竟然能全程跑滿 60fps!
這么一來,萬一某天你在外邊飛無人機,一不小心撞到啥東西導致機子 “ 炸機 ”,最后只能提個遙控器回家,也不至于讓這玩意吃灰,我只能說大疆這波在大氣層!
如果說之后還能怎么改進,那大概就是提高下屏幕刷新率( 目前只有 60Hz )、給機身搞個防水,然后把續航再往上懟一懟( 目前是 6200mAh ),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它的形態應該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了。
而說到無人機本體,一開始市面上無人機差不多都是這樣子,即便把它塞到泡沫箱帶出門,還是一點都不方便:
而早在 2016 年,大疆就把無人機做成了折疊設計,讓它可以輕松裝到包里,之后大疆出的無人機,除了極個別型號之外基本都支持折疊,也差不多從那時候開始,無人機才從小眾領域逐漸走向大眾消費市場。
當折疊設計讓無人機能很輕松的帶出門后,接下來就是想辦法讓它們盡可能 “ 飛得穩 ” 還有 “ 拍得好 ”。
早期無人機全靠飛手手動避障,新手撞到房子、電線或者桿子炸機是常有的事,后來大疆開始在無人機上塞進避障攝像頭,從一開始的前向雙目視覺避障,到后來的前后下三向避障,再到現如今的全向避障。
這會兒無人機借助視覺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已經能檢測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上的障礙物做到提前剎停或繞行,雖然在一些極端情況下依舊有漏判可能,但有了全向避障后,炸機概率確實得到了進一步降低。
而到了這一代,大疆除了給 Mavic 4 Pro 用上了 6 顆能在暗光下工作的視覺傳感器,它還給無人機配備了一顆前向激光雷達,單從避障系統配置上來說,絕對算得上豪華,從而一舉做到了 18m/s 的避障速度。
作為對比,定位更低一檔的 DJI Air3s 和上一代 Mavic 3 Pro,它們能夠實現的最大有效避障速度是 15m/s,下面這段錄屏,就是這臺無人機檢測到周圍有樹枝后做出的自動避障,各位可以感受下它的避障效果:
有一說一這效果還算可以了,不過我發現一旦晚上光線太暗,它的避障系統照樣會失效。
還是那句話 —— 避障系統只是給無人機提供最基礎的保底,就像汽車上的智能輔助駕駛一樣,它能大幅降低事故風險,但永遠無法替代人為謹慎操作,我們在航拍時還是得時刻保持專注,提前規劃好航線。
無人機炸機事小,要是傷到人或者砸到車,那就是嚴重的安全事故了。。。
而在影像這塊,剛開始無人機普遍只有一顆攝像頭,發展到后面,大疆開始給消費級無人機用上了雙攝甚至三攝系統,包括攝像頭傳感器尺寸,也從最初的小底一路狂飆,來到了現在的 1 英寸甚至 4/3 英寸。
4/3 英寸是啥概念?它在傳統相機領域屬于 “ 黃金便攜畫幅 ”,既能保證足夠的感光面積帶來相對出色的畫質,也能控制相機體積兼顧便攜性,奧林巴斯、松下,徠卡出的一些相機,用的傳感器就是這個尺寸。
雖然 Mavic 4 Pro 依舊沿用了三攝設計,主攝還是 4/3 英寸傳感器,但它的像素直接從 2000 萬躍升至 1 億,視頻規格從 5.1K 50fps 進階到 6K 60fps HDR,可變光圈范圍也從 F2.8-F11 擴展到了 F2-F11。
對此我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用這顆主攝拍照,拍出來的照片動輒四十MB,畫質細節直接拉滿。
至于另外一顆 2.5X 中長焦和 6X 長焦攝像頭,它們在傳感器尺寸和最大光圈等方面或多或少也有升級,只不過提升幅度相對有些小,頂多只能算是常規升級,畫質相比起主攝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是不能用。
開頭你們看到的這段視頻,就是用 Mavic 4 Pro 拍的,該說不說有三攝加持,無人機拍攝靈活性有了質的飛躍 ——
28mm 主攝拍視野廣闊的大場景畫面、70mm 中長焦可以拉近拍攝主體給到具體的特寫,168mm 長焦更是不用讓無人機飛遠,就能將遠處的景物呈現在畫面當中,不管是拍視頻還是拍照片,都爽的一批。
不過要說這無人機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還得是這次大疆給它全新升級的 “ 萬象云臺 ”。
這么說吧,以前無人機因為云臺結構限制,想拍出穿越機那種上天入地的感覺基本不可能,但大疆通過重新設計云臺結構,讓 Mavic 4 Pro 支持上了 360° 橫滾旋轉以及 70° 仰拍,一下子讓鏡頭運鏡角度豐富不少。
就比如類似下面這種盜夢空間的效果,現在我只需要動動遙控器上的波輪就能拍出來,視覺沖擊力杠杠的:
甚至把屏幕和云臺同時垂直旋轉 90°,直接拿它來豎拍也不是不行,就是這時候云臺支持的俯仰角度就很小了。
話說回來,大疆產品線跟蘋果一樣,也講究一個等級森嚴,所以 Mavic 4 Pro 上的很多功能,比如一塊電池 51 分鐘續航、30km 圖傳( 理論 ),還有桌面充電站所支持的 240W 快充,目前還是它獨享的 Moment。
還有智能跟隨也是,目前只有這臺機子,能夠在開啟智能跟隨的時候,識別車輛朝向以及 200m 外的超小車輛:
講道理智能跟隨這功能還挺實用,只需要選好對應目標,無人機就能實現多個方向的穩定跟拍,堪稱單兵作戰神器,當然按照大疆的一貫操作,日后它把這些功能下放到后續的 Air 甚至 Mini 產品線也不是不可能。
考慮到這玩意起售價 13888,絕對不算便宜。
如果你不是那種對畫質、拍攝功能有極致追求的攝影發燒友或者專業影視工作者,只是偶爾出門拍拍風景、記錄生活日常,那我覺得完全沒必要上 Mavic 4 Pro,定位進階的 DJI Air 甚至 Mini Pro 系列就已經夠用。
更何況 Mavic 4 Pro 搭配遙控器,外加三塊電池、充電器和充電線,這些配件全塞包里差不多有五、六斤重,這重量對那些喜歡輕裝上陣的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要是開車還好,沒車全靠人背的話完全就是一種負擔。
其實說實話,現在無人機面臨的情況跟智能手機有點類似,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硬件層面差不多已經快要觸碰到瓶頸,手機領域還有蘋果、華為等一眾巨頭打得難解難分,但對大疆來說,無人機就是絕對的主場了。
希望大疆不要因為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就開始選擇躺平,在之后推出的無人機上,還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撰文:胖虎
編輯:米羅 & 面線
美編:萱萱
拍攝:老秦、576、胖虎
圖片、資料來源:
大疆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