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
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萬人,家政企業約100萬家。然而,今天放心保姆依然難尋,在社區微信群里常能看到“求推薦月嫂”“尋專業護工”“找放心保姆”這樣的信息。優質家政服務不好找,這是很多消費者的感受。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家政服務已成為眾多家庭的“剛需”。從照顧老人小孩到打理日常家務,優質家政服務能讓家庭生活更加有序、舒適。當前,家政服務行業規模已超1.1萬億元,從業人員超3000萬,看似龐大,但供給不足的問題依舊突出。此外,好家政數量少、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高,成為困擾行業的三大難題。如今,國內市場不僅缺保姆,更缺讓雇主放心的保姆。
何謂放心保姆?簡單來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職業道德過關,既不會對雇主家的財產小偷小摸,也不會對照護對象暴力相向。還有一個是職業技能過關,在照顧老人、小孩飲食起居等方面能提供專業服務。
為提升家政服務質量,商務部等9部門上個月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提升家政服務供給質量、促進家政服務便利消費、完善家政服務業支持政策、優化家政服務消費環境等方面提出了12條具體措施,推動擴大優質家政服務供給。
人社部辦公廳等6部門近日又印發通知,決定自2025年至2027年組織開展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專項培訓行動,每年培訓150萬人次,推動解決家政服務供給“量”與“質”的問題。而此次文件部署的亮點之一,是要求推行“崗位需要+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培訓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家政培訓。
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圍繞“放心保姆”建立體系化、科學化的培養機制。所謂體系化,就是根據市場對保姆需求走向細化這一趨勢,從教材、師資到培訓、評價形成系統的模式。如今市場已細分為保潔、烹飪、月嫂、養老照護等崗位,為此需要進一步細化家政服務培訓內容,更好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所謂科學化,是指既要按照現有標準科學培養保姆,也要根據情況完善標準。去年公布新修訂的《家政服務母嬰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0~3歲嬰幼兒居家照護服務規范》兩項國家標準,就為培養“月嫂”“育兒嫂”提供了科學指南。類似的服務規范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家政人員的專業素養,解決當前市場上優質供給不足的問題。
除了培養保姆服務技能,更要培養職業道德。目前對保姆培養側重于技能,對職業道德重視不夠。提高家政服務人員的道德意識,既需要將反面典型案例納入相關人員的培養體系,也需要通過建立誠信檔案、從業禁止等規則來約束失德行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地人社部門積極行動,部分地方建立了保姆勞務品牌,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勞務品牌在培訓方面更加專業,引進優秀師資,開展標準課時培訓,從基礎技能到進階提升,形成完整的培訓鏈條。同時,標準更加規范,頒發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可查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讓消費者更加放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通過體系化、科學化培養“放心保姆”,不是簡單的、短期的培訓,而是從家政企業培訓到高等家政教育機構都要根據市場多元需求,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家政服務從業者,讓家政服務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