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播客 Day 1 暴躁的第一天
(抱歉前13分鐘錄音設備出了問題,音質有點糟糕)
00:23 今年嘗試一下新形式
01:40 經典修復單元的《淘金記》
03:22 開幕片《啟程之日》
04:07 為啥我的精神狀態出了問題
04:46 想念和我一起在德彪西廳搶位置的那個她
06:13 看完開幕式后的一些閑聊
09:38 正式開始開幕片大討論(有劇透)
16:15 和某品牌PR大吵一架
19:23 《淘金記》和開幕片有什么關系?
20:57 明天看什么?
27:19 預測本屆場刊評分最低會是哪一部
29:09 預告吐槽
30:43 畢贛場刊評分會高嗎?
32:28 嘟嘟熊回來了
37:48 盤點本屆戛納周邊
41:23 《狂野時代》和《風林火山》的新片段
43:54 為什么本屆戛納有兩部華語電影的主創不接受采訪?
點擊播放
在本文文末點「贊」和「在看」并留下你的評論(評論是否被精選對抽中概率無影響),將本文轉發到朋友圈并截圖發至公眾號后臺。
我們將在5月底于本文評論區開獎。抽出1位讀者朋友送出戛納官方雙海報明信片。
*寫于5.13晚
在蚊蟲鮮少的城市生活慣之后,忘記了戛納期間已經算標志著南法夏季的開始,綠植與海岸豐富的這里顯然少不了嗡嗡作響的飛蚊們。夜間挑著臺燈寫稿,悠閑地開著窗戶感受新鮮空氣,代價就是午夜后進行一些摸黑作戰,所幸很快將它們一一擊落。大半周以來第一次沒有借助安眠藥,想要在正式開幕前測試下自己的生物節律能否恢復正常工作,結果是相較服藥睡得更香更沉,令人松了口氣。
在戛納,七點慣例早起搶票,必然是比前一日早上因電腦突發系統更新導致的滑鐵盧要順利,但也稱不上盆滿缽滿,還指望過兩日能夠隨機撿漏。然而睡意殘存,臨時鴿掉了昨晚我自己提議的早午餐計劃,躺下繼續昏厥到接近正午,然后打起精神準備正式迎接第78屆戛納電影節開幕。
戛納節慶宮宮外
穿過安檢進到可謂電影節的耶路撒冷圣地,戛納節慶宮,或說主電影宮內,先去地下一層的電影市場散了一圈步,除按國別和地區的展臺之外,還有諸多熟悉的公司正在忙碌接待潛在的賣方和其余合作對象。順便也目睹了些許大家或耳熟能詳的國內電影海報。
比如戛納電影市場這張《749局》海報
同樣在電影宮地下一層的還有官方單元的周邊店,從各種材質各種大小各種顏色的帆布包,到各式各樣的化妝包運動包手包,光構圖和文字各異的冰箱貼大抵就有十來種,更不用說體恤衫,筆記本,各類杯具。相比于略顯寒酸選擇局限的柏林電影節,戛納的周邊屬實是讓人購物欲瞬間發作,全然不顧已經要超重的行李箱,連帶著紙張印刷精美的官方刊物一股腦將滿滿一筐子周邊收入囊中。購物袋鼓了,錢包倒是癟了。
陀螺的電影周邊購物狂大發作
托經驗豐富的戴老師的指引,順便去了位于電影宮四層的專供媒體證持有者的露臺區域,眺望著遠處的海岬風光,海面上零落的游艇帆船,對側山坡上的高矮房屋及山頂的埃斯佩蘭斯圣母堂,如此心曠神怡的景象會讓人短暫忘記電影節即將開幕的忙碌。
天臺上還有一處吧臺為持證的媒體人免費提供各類軟飲,眾多海內外記者都在此借陽光補充即將因數日全天候在黑暗的放映廳久坐而大量流失的維生素D,相較于年輕電影愛好者和忠實觀眾能申請到的三日證和被困在各種偏遠放映場次的影迷證來說,戛納提供給“業內人士”的“特權”可見一斑。
媒體露臺區
在包括陀螺老師的小分隊其余人員都前往德彪西觀看開幕之前的經典放映,卓別林的《淘金記》時,我則前往了主競賽評委的媒體發布會現場:
主席比諾什當然是一如既往地維持其神情自若的自信形象;兩位美國籍的演員則也散發出不輸主席的好萊塢明星做派,杰瑞米·斯特朗壓低著帽檐抱著手搓著自己的戒指;卡帕迪亞沉默傾聽時的表情略有冷漠且帶有淡淡的怒氣,而雷加達斯則顯得有些局促和害羞,頻頻喝水;投向法國-摩洛哥作家斯利馬尼,剛果導演哈馬迪,和意大利演員洛爾瓦赫的問題并不多;
而備受大家喜愛的洪常秀同志則是左顧右盼,時常做出他經典的用手扶額的姿勢來遮擋聚光燈的刺眼,又偶爾似乎身不在場地發著呆休憩,然而他開場時,也是全場唯一一次,回答的問題便收獲了滿場的笑聲:當主持人讓每位評委分享作為第7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感受如何心得如何時,老洪拿起話筒用英文向大家玩笑道:“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在這里”。
主競賽評委媒體發布會現場
正如柏林在被意外換將的卡洛時期所標榜的那樣,政治顯然是當代電影節上不可回避的話題,也就是離開電影作品本身,離開抽象意義上的藝術價值本身,離開行業本身,圍繞著電影的社會性話語問題。絕大部分的問題被拋向了知名度最高的評委團主席比諾什和拿過奧斯卡的哈莉·貝瑞,她們回應了關于女性主義的崛起,戛納開幕當日同時發生的對于法國演員及制片人,行業巨擘德帕迪約的性侵犯行為的定罪,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的對非美國制作的影片征收100%的關稅等較為即時的熱點話題。
與今年早時,在柏林時高聲疾呼的榮譽金熊得主蒂爾達·斯溫頓以及近期在紐約林肯中心領取卓別林獎的名導阿莫多瓦不同,比諾什與哈莉·貝瑞的回應中不乏諸多圓場和客套話的成分:當哈利·貝瑞被問到邦德系列重啟與是否期待成為歷史上首位女邦德的問題時,她表示對于是否應該真的由一位女性來飾演這位經典角色還有待懷疑,她并不確定這是否合適;當比諾什被問及關稅相關問題時,她相對溫和地表示了特朗普總統顯然熱衷于“保護”他的國家;而當她再被尖銳地問到是否沒有在戛納開幕當天公開的,由350余位電影人,包括兩度金棕櫚得主魯本·奧斯特倫德,戛納主競賽入圍導演蘭斯莫斯,和同樣身為本屆戛納主競賽評委的卡帕迪亞,聯合簽署的抗議戛納對于在加沙地區發生的種族滅絕行為,尤其是入圍的巴勒斯坦紀錄片女主角在開幕前被害,維持的沉默的控訴信上簽字時,比諾什顯然有些不悅和躲閃,在慌張中匆忙強硬回答道:“原因你其后自然會理解”,她的冷漠回應顯然有些驚嚇到了現場的記者。當然被問到對于昨日公布的戛納紅毯著裝新規,不必須穿著高跟鞋且禁止過于暴露和浮夸的大型衣物時,比諾什和哈莉·貝瑞都分別表示了對這項改變的支持。
主競賽評委媒體發布會現場
離場時,偶然聽到身邊幾位日本媒體在交談,似乎在抱怨這樣的討論充斥著純粹的立場,他們并未收獲到很多他們想要了解的具體關于電影以及評審標準的信息。誠然,在關于本屆評審標準的問題上,大部分導演都老生重談地高舉人文主義的安全牌,關注生活以及生命的價值,并且重申了多樣性和個體視角的不同,杰瑞米·斯特朗強調某種意義上的真實,而雷加達斯則看重表達情感與體驗的重要,似乎不能從這樣的信息中對任何評價結果有所預測。此外全場并無任何來自東亞區,包括華語區的媒體向評委提問。
在見縫插針地一路小跑去購入了雙周單元的周邊和快餐果腹之后,便是萬眾矚目的第78屆戛納電影節開幕式了。首先在開場時,側面的大屏上浮現了近期離世的,憑借達內兄弟的名作《羅塞塔》出道便奪得戛納最佳女演員的艾米莉·德奎恩的身影,向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演員致敬。
開幕典禮開場致敬艾米莉·德奎恩
此后便是評委的集體亮相:一改下午在評委發布會上對加沙話題噤聲不發的態度,主席比諾什在開幕式上的演說中簡單提及了戰爭與人質,并呼吁用溫柔去化解,算是一次看上去過于溫和的發聲,緩解了其之前回應之生硬的尷尬。此后法國國民級歌手米蓮·法莫亮相舞臺,首次公開獻唱了她的新單曲《懺悔》,向同樣在年初過世的電影大師大衛·林奇致敬。此外必須要繼續吐槽法國人的高傲則是,開幕片的媒體場,在盧米埃爾大廳隔壁的德彪西廳,是沒有英語同傳的,所以對于大部分國際媒體記者朋友們相當不友好。
隨著國際巨星“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登臺,戛納開幕式進入了頒發榮譽金棕櫚得主的環節,本年度則是由他向馬丁·斯科塞斯的黃金搭檔,面孔代表了數個時代的美國以及紐約的傳奇演員,羅伯特·德尼羅頒發榮譽金棕櫚:他早在1976年就跟隨著斯科塞斯獲得當年金棕櫚大獎的不朽之作《出租車司機》來到戛納,近期更再度伴隨這位老伙伴在2023年帶著《花月殺手》重回戛納,其中跨越了近五十年的風雨歷程。已抵耄耋之年的德尼羅在獲得了眾人數分鐘的站立歡呼后,在自己的講說中高聲疾呼,對于美國的現狀表示擔憂,并毫不掩飾地稱現任總統為毀壞自由消滅藝術的未開化之人。
本年度榮譽金棕櫚頒給了羅伯特·德尼羅
老頑童昆汀的驚喜現身立刻驅散了這層讓人不快的悲觀陰霾,正如外媒所形容,他像是馬戲團團長一樣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和滑稽的語調向大家高聲宣告:“第78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然后舉起右臂將話筒向地上一摔,瀟灑轉身,似是致敬下午經典放映的卓別林一般,用身體喜劇一樣的神經質步伐走回了后臺,全場便在歡聲笑語中正式迎接了又一年的戛納電影節。
開幕典禮上的昆汀精力很旺盛
近些年來,除卡拉克斯奪得最佳導演的《安妮特》之外,似乎戛納開幕片總是毀譽參半,甚至大多口碑崩盤,從阿扎納維西于斯翻拍自日本原版的《喪尸不要停》,到麥溫的傳記歷史片《杜巴利伯爵夫人》,再到去年的杜皮約的《第二幕》,這個福茂專屬預留給法國電影的時刻早已不再讓絕大部分的媒體和影迷朋友所期待。今年福茂大膽選取了一部帶有歌舞片色彩的情節劇,來自法國導演艾米莉·博寧的長片首作:《起程之日》。
本屆戛納開幕片《起程之日》
博寧的前作也是該部影片的同名短片,曾經在2023年獲得過法國凱撒電影獎的最佳短片獎。該片講述了從出身于法國村落的年輕女主在廚藝節目中勇奪冠軍后即將在巴黎開設屬于自己的沖擊米其林評價的高檔餐廳時,在開業迎客的約兩周前遭遇的一系列生活上的紛擾:意料之外的懷孕,在家鄉經營卡車休息站的便捷餐廳的父親心臟病再度發作,返回家鄉后重遇高中竹馬與舊友后復燃的情愫,以及無法調和的故鄉與巴黎之間的遙遠。
陀螺小分隊在放映后更是集體給出了最糟糕的評價,陀螺老師,嘟嘟熊老師,以及戴老師都紛紛打出了一星的超低分。本片在海外的評價也相對毀譽參半,中差評居多:有人認為本片是“一部充滿輕蔑和巴黎自滿情緒的中年危機電影,滿是空洞的俏皮話和令人震驚的煽動”“缺乏特色的偽解放式浪漫喜劇”“過度重復其敘事模式——一次對話、一場沖突、一首歌,讓我覺得不太滿意”。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本片“令人放松,清爽,耳目一新,是大膽的開幕片選擇”“通過一群迷人的演員,喚起離別、希望、遺憾等所有構成生活的元素,不失為一次成功的作品”“地道的法式風味,是一道精妙的開胃小品”。
《起程之日》劇照
然而與主流口碑相悖的是,這是一部我個人還算比較喜歡的作品。同樣在戛納首映,作為類似的料理題材,同是法國電影,自然會和兩年前在戛納獲得最佳導演的陳英雄的《法式火鍋》進行對比。當《法式火鍋》沉浸在法國古典的料理文化和其背后所能夠展現的生活價值時,《起程之日》回到現代,去以某種方式質疑屬于上層以及精英的精致料理以及米其林體系,試圖去表達對于法國鄉村以及平民階層的關懷。自左而右自白變粉的字幕如同卡拉OK,夾雜家庭錄像的媒介切換,溜冰場的二十一世紀初流行樂都與女主返回的村落在情節劇的俗氣外套下將都市-高雅/鄉村-粗俗的本質主義對元歷史化,用超越首作般嫻熟的調度和質感的調色復古性地沒有落入任何危險的角落:怯除家庭合歡或追憶青春或反墮胎的核心主義的大團圓,正如片尾曲/收尾的方糖浸咖啡,一種苦澀逐漸涌上的生活之本,選為開幕片亦是對于衰敗的農漁階層與卡車司機的不簡化的關懷,坦誠那些令人反感的粗鄙瞬間,一種不回避的刻畫令人欣慰。母親回不去的意大利/菲亞特房車還是稍顯法國中心地將他者文化刻板化的嫌疑,但女主堅定的自我依舊讓這部開幕片較柏林選取的右傾嫌疑之作好上萬倍。
密集的看片從明日就要開始了,不知道類似的異見還是否會反復出現,但是先要祈禱身體能夠頂住,膝蓋和肩膀不要太早地向我報警。此外也歡迎大家跟蹤收聽陀螺老師的播客《對號入座》,來獲取來自戛納的更多情報。我們明日再見!
明天看什么
主競賽《望向太陽》
主競賽《國家公訴人》
一種關注《給她一片天空》
導演雙周《恩佐》
影評人周《蘆葦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