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可能不敵殲10?特朗普外訪前美媒添亂,曝美軍與胡塞停火真相。
5月6日印度軍事襲擊巴基斯坦前夕,特朗普突然宣布與胡塞武裝停火,引發多國媒體關注。據環球網5月13日消息,《紐約時報》與《以色列時報》于5月12日對美軍突然停火進行了報道分析。
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軍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了約兩個月的密集轟炸后,突然宣布與胡塞武裝停火,是因為美軍軍事行動陷入困境,并且沒有跡象表明行動能很快結束。
《紐約時報》對此稱,美國甚至沒有取得對胡塞武裝的空中優勢,相反,在對其進行了30天的升級打擊后,形成了又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
三名美國官員對《紐約時報》稱,美軍起初想要效仿以色列最近針對黎巴嫩真主黨的行動,對胡塞武裝領導人實施“定點清除”計劃。
而特朗普批準了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庫里拉的這一提議,要求美軍對胡塞武裝防空系統進行空襲,并打擊該組織領導人,但要在30天內完成任務。
但是根據雙方交戰情況來看,美軍并未能有效削弱胡塞武裝戰斗力,且胡塞武裝的防空系統和地下設施修復迅速,使得美軍空襲效果有限。
2025年3月4日,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對外宣稱,在荷臺達省上空擊落了一架美制M Q-9“死神”無人機。4月1日,古塞武裝再次對外宣稱擊落一架M Q-9無人機。
《紐約時報》報道稱,在30天內胡塞武裝就擊落了七架MQ-9無人機,而該無人機每架造價30,00萬美元。《紐約時報》還稱,僅在第一個月美軍的空襲行動就耗費了價值約10億美元的武器彈藥。
這導致財政赤字本就龐大的美國如今更加雪上加霜,除此之外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下胡塞武裝并未屈服,而是越挫越勇。
據相關媒體表示,胡塞武裝使用低成本的無人機和導彈,對美軍開展非對稱作戰,迫使美軍不斷消耗昂貴的攔截導彈,形成了“豪車撞自行車”似的經濟消耗戰。
《紐約時報》援引了多名美國官員的話稱,數架F- 16戰機和一架F-35戰機,差點被胡塞武裝導彈擊中。
5月6日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上的F/A-18“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八天內兩度墜毀。報道還稱,事發時該航母正在急轉彎,以躲避胡塞武裝火力攻擊。
眼看胡塞武裝越打越勇,白宮開始向美軍中央司令部施壓,要求其衡量此次行動的成功程度。5月5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官員突然接到白宮命令,要求其暫停進攻行動。
5月6日,特朗普發表聲明稱,胡塞武裝同意停止威脅中東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礎上,美國將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轟炸。
而胡塞武裝發言人對此回應稱,胡塞武裝的立場一直是自衛,只要美方停止對也門襲擊,該組織也將停火。但這不意味著胡塞武裝會停止打擊以色列。
根據上述消息我們可以得知。在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軍事沖突中,美國本信誓旦旦的以為,自己打擊胡塞武裝,簡直就是手拿把捏。
然而實際打過之后,美軍意識到胡塞武裝雖然只是一支非正規軍隊,但其作戰能力超群,自己在與之交手的過程中,竟然不能占據上風。
這也意味著美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這個稱號,有些名不副實。就美軍的表現而言,可能殲-10都能與F-16或F-35一戰。
印巴沖突告訴我們,現代化戰爭是體系化、信息化、電子化的。印度陣風戰機編隊由于沒有完整的體系化作戰方案和信息化作戰平臺,在本輪印巴沖突之中完全不敵巴基斯坦。
反之,擁有體系化作戰經驗和完整信息化作戰平臺的巴基斯坦,反而能夠通過信息協同主導戰爭的走向。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巴基斯坦早年前就引進了中國的Link數據鏈平臺,這種預警機+中距導彈+數據鏈的體系化作戰模式,使巴基斯坦贏得了本次印巴空戰的勝利。
但美軍在紅海上的離譜表現,使人懷疑美軍是否真的具備現代化作戰能力。甚至如果就最近中美裝備表現來看,都能讓人有種F-35可能不敵殲-10的錯覺。
不知道美軍是“故意輸”的,還是印軍是“故意輸”的。竟讓在中國沉寂多年的殲-10在世界范圍內瞬間成為焦點,也讓世人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軍工的能力。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中美目前軍事水平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有一定差距,而這種差距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就會被追上甚至超越,
到那時中國才能真正的位居世界之巔,實現國家的統一大業、復興大業以及富強大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