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官方媒體報道,香港《南華早報》近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中歐穩定對“不斷受到攻擊”的世界秩序至關重要,副題:歐洲前高級官員表示,布魯塞爾與北京擁有在各種領域合作方面的機會一位前歐盟高級官員敦促歐盟負責任地處理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并表示歐中關系不應受到其他世界大國的影響。曾在2019年至2024年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米歇爾表示,由于歐盟與中國有著不同的傳統、文化和政治體系,可能會產生緊張局勢,但“穩定和可預測性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中國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發表題為“中歐戰略合作行穩致遠”的演講。他表示,50年來,中歐已成為內生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雙方相互尊重,堅持基于規則的多邊主義,為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然而,當今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如全球化治理嚴重缺失,美國單邊主義和關稅政策重挫全球經濟秩序,愈演愈烈的地緣政治和局部沖突等。他呼吁,中國與歐洲共同位于亞歐大陸之上,理應團結攜手,肩負起歷史責任。
中歐班列(資料圖)
當前,后冷戰時代的國際秩序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壓力,迫使它走向終結,因為美國新一屆政府企圖打破當前世界秩序的多邊主義內核、制度和組織原則。美國的所作所為清楚地表明,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它不會利用自己的經濟和戰略“超能力”來幫助其他國家維持穩定和繁榮,這就是為什么歐洲和中國的關系對實現世界穩定變得至關重要。
在過去的歷史中,歐洲不斷發展,逐漸的成為世界經濟,政治扽中心,其發展模式被很多國家所借鑒。二戰結束之后,歐洲仍能憑借其經濟與科技實力、治理水平以及高福利水平,在美蘇兩強爭霸的世界中維持較大影響力。然而,步入新時代,當今,歐洲的很多地位受到挑戰,面對國家所受到的國際沖擊,當前歐洲隨著外部環境急劇變化,歐洲更是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諸多嚴峻挑戰。
港口貿易(資料圖)
中歐立法機構交往重啟為雙邊關系注入新活力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近日證實,中方與歐洲議會已決定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中歐關系迎來新契機,為雙方深化合作開辟了更廣闊空間。新的交往機制將采用更務實的運作模式據悉,雙方計劃建立委員會對委員會的專業對接渠道。
中歐經貿合作故事越來越“有料”。1975年建交初期,中歐貿易額僅為24億美元,而到2024年則飆升至7848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相較于宏觀經貿數據,更為值得注意的是50年間,中歐經貿合作成果還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然滲透進彼此民眾的日常生活。馮德萊恩在此次賀電中表示,過去50年,中國實現歷史上最快的持續經濟增長,歐盟和中國建立起廣泛聯系,成為彼此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為雙方人民福祉和經濟發展繁榮作出貢獻。
匈牙利外長(資料圖)
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近日說,歐盟委員會當天提出的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的計劃將危及匈牙利的能源安全。西雅爾多當天在匈東部城鎮蒂薩新城發表講話時表示,歐盟此舉是繼此前失敗的對俄制裁之后“又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此舉將侵犯匈牙利的主權。歐盟委員會的提議相當于讓匈牙利為向烏克蘭提供“毫無意義且無法衡量的支持”付出代價。
歐盟希望匈牙利承擔其支持烏克蘭的成本以及烏克蘭加速加入歐盟的代價,對此匈牙利堅決反對。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歐盟擬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全面制裁,針對短期合同的限制最早將在2025年生效,針對長期協議的限制將于2027年底生效。不過,該時間表的最終確定取決于歐盟能否從非洲、加拿大、卡塔爾和美國獲得足夠的液化天然氣。這意味著,大量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匈牙利將受到巨大影響,該國將不得不尋求天然氣來源多元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