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當前,隨著AI、超高清等技術快速發展與應用,廣電視聽行業發生深刻變革與重構,給廣大用戶帶來更加多元化、更具沉浸感的視聽體驗。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辦“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深化科技創新、加快構建廣電大視聽產業發展新格局情況。
近年來,省廣電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塑強“魯劇”“網絡魯劇”“魯派紀錄片”等新優勢,《南來北往》《國色芳華》《大泰山》等一批優秀作品熱播出圈,有力帶動了文旅消費。如,電視劇《國色芳華》、電影《唐探1900》在樂陵影視城拍攝,春節期間熱播后帶動當地游客增長42%,菏澤市為《國色芳華》免費提供牡丹花帶動春節期間催花牡丹銷售增長33%,實現“一部劇帶火兩座城”。電視劇《迎風的青春》、網絡劇《法醫秦明之天譴者》在東營拍攝近1年,劇組直接消費和粉絲間接消費超5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實施“影視+文旅”行動,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創作生產、服務保障、人才引育,努力打造更多優秀作品,更好地帶動文旅消費、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一是擦亮“魯劇”品牌。重點抓好電視劇《我們的河山》《生萬物》《膠濟往事》《黑夜告白》《芬芳喜事》等創作和播出推介工作,爭取推出2—3部全國有影響、“兩個效益”俱佳的電視劇。
二是推進網絡視聽工程。組織創作播出網絡劇《歸良辰》《逆轉命運的我們》《燃燒的火鳥》、網絡電影《小鎮大英雄》《戰神戚繼光》、網絡微短劇《反詐破局》等一批精品項目,策劃創作網絡紀錄片《非遺密碼》、網絡動畫片《馭靈師》、系列短視頻《從河說起(第三季)》《光芒》等,進一步提升“網絡魯劇”品牌的影響力。
三是實施微短劇提升工程。年內力爭普通類以上層次微短劇備案量突破1000部,上線量突破100部。同時,聯合有關部門啟動“跟著微短劇游齊魯”等十大“微短劇+”創作計劃。策劃創作中華傳統美德、創業創新等微短劇、短視頻等項目。
四是全面提升“魯派紀錄片”品牌。重點推進紀錄片《中國家風》《春秋》《大河之洲(第二季)》《墨子》《國寶在山東(第二季)》、系列短紀錄片《熱血山河》等創作。開展系列優秀紀錄片展播活動。
五是推進動畫片和其他節目類型創作。推動《沂蒙兒女》《科圣墨子》《蘭陵衛》《泰山小敢當》等優秀動畫作品創作。深耕文化IP,持續做強《國學小名士》《黃河文化大會》《戲宇宙》《館長來了》等文藝節目,打造山東文化節目IP。
閃電新聞記者 劉冰冰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