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焙卡滋烘焙迎來品牌擴張新節點:河北大學食堂店與東莞橫瀝店同步開業。前者以校園能量補給站定位深耕年輕客群,后者以社區烘焙管家角色融入家庭生活,雙店差異化運營策略背后,是品牌一店一策精細化服務的深度實踐。
河北大學食堂店:校園烘焙的青春吸引力
清晨七八點的河北大學食堂,焙卡滋檔口前排起長隊,10元左右的“三明治 + 現磨豆漿”早餐套餐成為學生黨首選。不同于傳統校園餐飲,這家60平米的門店打破“食堂快餐”刻板印象,構建全天候消費場景:午間推出低卡雞胸肉卷、芋泥麻薯歐包,滿足減脂人群需求;晚間開啟夜宵模式,買一送一的咸蛋黃流心面包搭配冰美式,成為自習后學子的治愈組合。
針對考試周推出的“加油能量包”(含堅果歐包與黑巧克力),開業首月即售出超2000份,會員復購率達45%。每日現烤現賣的模式,讓師生隨時能買到溫熱的面包,成功將門店打造成校園里的“溫暖食刻”。
東莞橫瀝店:街角面包房的溫馨社區生活
在橫瀝的街頭一角,暖黃色燈光下的焙卡滋門店成為社區新地標。80平米的空間劃分為產品陳列區與堂食休閑區,主打“社區烘焙管家”定位,從早餐到下午茶、從日常代餐到節日定制,構建全場景產品矩陣:針對廣式口味研發的腸仔包、陳皮紅豆包深受老廣喜愛;6寸動物奶油蛋糕滿足多成員家庭的差異化需求;天然無添加的卡通造型兒童餐包則成為年輕媽媽的早餐首選。
依托焙卡滋總部提供的社區宣傳運營計劃,通過社交平臺形成區域傳播,每日閉店前1小時啟動打折促銷,堅決不把剩余產品留到第二天,獲得社區內消費者的廣泛好評;3公里內配送、早餐預約自提等功能,精準解決上班族與老年群體的消費痛點。數據顯示,開業兩周內,周邊3公里家庭客群到店率達60%,“社區烘焙專家”的口碑初步形成。
雙店模式背后的品牌邏輯
從校園到社區,焙卡滋的雙店開業折射出其對消費場景的深度理解:河北大學店聚焦高頻次、年輕化、性價比,通過時段產品組合與場景化服務建立校園消費心智;東莞橫瀝店則圍繞社區需求、本地化、情感連接,以產品創新與社區服務構建信任紐帶。這種標準化品質、個性化運營的模式,正是焙卡滋在競爭激烈的烘焙市場中突圍的關鍵。
隨著雙店步入穩定運營,從河北的書香校園到廣東的溫情社區,這家烘焙品牌正用美味書寫著與城市共生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