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來,中國拉美研究經歷了知識移植、理論移植和知識本土化探索等三個階段的生產范式。這種范式轉變既反映了中國學術界對拉美認知的逐步深化和研究能力的不斷提升,又反映了中國嘗試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努力。當前中拉關系的愈益密切、新生代力量的整體性崛起,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疑將加快這一目標的實現。為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中國拉美學界亟須做好研究方法革新、理論體系創新、研究視角更新的準備。
長期以來,國際關系理論被美西方占據話語權,亞非拉等南方國家的聲音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對于廣大南方國家而言,發展問題是其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的中心議題。具體看,拉美地區國際關系理論與其各階段面臨的國際和地區形勢密不可分,先后涌現出依附論、自主理論等一批經典理論學派,對全球國際關系學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拉丁美洲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聚集的地區。中拉雙方不僅沒有歷史糾葛和根本利益沖突,還具有共同的政治訴求、相似的發展任務、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等天然優勢。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中拉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入,中拉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典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媒體編輯:崔岑 程可心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