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
以智慧監管托舉校園廚明灶亮,攜家校社之手解育人之題,借“居民議事會”破小區老舊之患……近年來,槐蔭區以“問題解決率”和“群眾滿意率”為標尺,量為民服務之深廣,深入基層傾聽民聲,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惠民成績單。
5月13日,槐蔭區人大常委會召開人大代表建議“雙優雙提”活動暨代表建議集中面復會,搭建代表與承辦單位面對面溝通平臺,讓民生關切之事落地有聲、執行有力。
近年來,槐蔭區一批批涉及教育醫療、養老服務、城市治理的民生建議轉化為惠民實事。
智慧監管守護“舌尖安全”。“現在用手機就能看到孩子學校的后廚直播,心里踏實多了!”家長李女士點贊的,是區市場監管局推出的"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通過將全區151所學校食堂納入智慧監管平臺,執法人員可實時調取后廚畫面,結合“食品安全進校園”專項行動,讓《加強民辦幼兒園風險應對建議》從紙面走進現實。
議事機制激活“老社區”。30個老舊小區通過“居民議事會”迎來蝶變:管網改造聽取住戶需求、推行綠化補種認領養護、停車位規劃多方協商......住建部門創新“群眾點單-多方議單-專業做單”模式,累計解決管網老化、設施陳舊等難題47項。“現在樓道亮堂,還有小花園!”70歲的王大爺指著新裝的門禁系統笑稱小區“年輕了二十歲”。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槐蔭區人大開啟“掛圖作戰”模式,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怡表示,“雙優雙提”核心是優化質量、流程,提高滿意度、辦成率。今年將推行“全過程督辦”,全區229名代表提出的234件建議分門別類上傳系統,區人大主任會議確定的11件重點建議全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審閱簽批、專項辦理,通過視察調研、滿意度測評 “一督到底”,落實“政治卷”責任、答好“民生卷”需求、強化“協同卷”協作、優化“機制卷”流程,確保建議辦理“不跑偏”。
集中面復會現場,34位代表提出的建議均明確辦理時間表、路線圖:20所學校開放試點已完成,正協調配套安全設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在7月啟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區民政局建立“124”長者助餐模式,改造提升長者助餐店40處…… 這場持續3小時的“民生對話”,不僅是一次工作推進,更是槐蔭區以代表建議為筆,書寫的一份“人民至上”的生動答卷。
要讓每件建議都帶著民生溫度落地。這場從“紙面建議”到“萬家燈火”的生動實踐,不僅丈量著基層治理的溫度,更標注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度。當代表們的調研數據化作校園后廚的監控探頭,當居民議事會的討論聲變成老小區的新門禁,當紅綠燈的倒計時映照著群眾舒展的眉頭——槐蔭區用“民有所呼必答、民有所需必為”的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層答卷上,寫下最溫暖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