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莊村,這座位于青浦區練塘鎮南端的美麗鄉村,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中。村域面積雖僅有3.16平方公里,卻承載著608戶村民的幸福生活,擁有1513人的溫暖大家庭。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東莊村屢獲殊榮,先后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文明村鎮”“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如今,東莊村正以“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為引領,全力提升鄉村品質,續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在這場鄉村發展的變革中,東莊村的統戰成員們,如同點點繁星,匯聚成璀璨星河,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聚焦“統戰+產業振興”
激發鄉村共富新活力
在東莊村的田野間,九三學社社員蘇慧敏正以創新思維探索產業振興之路。她敏銳地捕捉到林下綠色生態的獨特優勢,大膽開拓“工廠化活體菌菇+原生態林下菌菇”特色產業新模式。從菌菇的種植培育,到精心加工包裝,再到直供餐桌的配送服務,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逐漸成型。這不僅確保了農產品的品質與新鮮度,更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自項目啟動以來,東莊村累計接待游客約8萬人次,累計營業額突破600萬元。游客們在品嘗美味菌菇的同時,也感受到東莊村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與此同時,民革黨員丁曉歡在上海優禾谷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精心打造的“稻鱉”共生項目也在火熱進行中。稻田里,鱉在水中自由穿梭,它們的排泄物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而水稻的生長又為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這種共生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完美融合。此外,合作社推出的“親子打稻節”活動,更是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前來體驗農耕文化的魅力。孩子們在稻田里奔跑嬉戲,親手收割稻谷,感受豐收的喜悅,而合作社也因此增收約60萬元。
通過統戰成員的引領與示范,東莊村的產業振興之路越走越寬,為村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增收渠道,推動了鄉村共同富裕。
聚焦“統戰+人才振興”
打造鄉村發展新引擎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才。為此,東莊村積極引入鄉村文創“廚見”品牌,以鄉村幸福合伙人為熱點,吸引了一批懷揣夢想的青年合伙人常住東莊。這些年輕人帶著創意與活力,扎根鄉村,開展鄉村版畫創作、鄉村電商運營、鄉村咖啡館經營等項目。他們用畫筆描繪鄉村的美麗風景,用鏡頭記錄真實的農村生活片段,通過網絡平臺傳播鄉村的質樸與美好,吸引了更多城市人關注鄉村、回鄉創業。這些青年合伙人的到來,不僅為鄉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更實現了農村人才的“自我造血”。據統計,通過人才振興相關項目的開展,累計創造營業額近500萬元,為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統戰成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為人才的匯聚與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推動了鄉村人才振興的進程。
聚焦“統戰+文化振興”
構建精神文明新高地
在東莊村的文化舞臺上,民革黨員高琳琳正以藝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她開辦的戲曲班招收村民為學員,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在這里學習戲曲表演。高琳琳親自授課,從唱腔到身段,從手勢到眼神,她耐心細致地教導每一位學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員們的表演水平有了顯著提升,戲曲班也逐漸在周邊地區聲名遠揚。如今,戀棠春戲曲班已形成了一定的輻射帶動效應,周邊近十個村的村民也都紛紛慕名而來,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戲曲班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養與藝術修養,增強了村民的文化自信。通過戲曲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東莊村在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統戰成員在文化振興工作中發揮了引領與推動作用,通過組織文化活動、培養文化人才等方式,增強了鄉村的文化軟實力,提升了鄉村的整體形象與內涵。
東莊村的統戰成員們,用他們的智慧與汗水,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聚焦產業、人才、文化等多個領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匯聚各方資源,為鄉村振興貢獻了強大的力量。在他們的努力下,東莊村的鄉村品質不斷提升,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未來,東莊村將繼續發揮統戰力量,匯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而努力奮斗,讓這座美麗的村莊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資料:融媒體練塘鎮分中心
編輯:沈千慧
責任編輯:郭苗苗(首席)
終審:賈彥秋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