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子鐘擺劃過第8760個刻度,那些曾在二進制土壤里深埋的信念種子,已在青浦數字地標上生長出縱橫交錯的智慧根系,青浦“數據人”用指尖代碼編織著城市的數字年輪。一年來,青浦“數據人”從零起步,全力推進數據治理、政務服務、數智賦能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良好開局。
以“數”基固本為底座
構建數據基礎支撐體系
在建章立制上,持續完善數據基礎制度。聚焦青浦區公共數據安全和規范數字化項目管理等方面,出臺了《青浦區公共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和《青浦區數字化項目管理辦法》。聚焦數場、可信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等4個領域,起草了《青浦區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辦法(試行)》。
在基站建設上,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積極落實“光耀申城”“滿格上?!毙袆佑媱潱_展5G基站和千兆光網建設工作,為夯實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雙千兆”數字底座保駕護航。累計建設4014個5G基站,實現233個小區地下車庫通信網絡覆蓋,有效解決“車庫失聯”現象。
在隊伍培育上,打造本領過硬專業隊伍。聚焦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圍繞公共數據治理、基層數字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三大領域,開展了3次專題業務培訓,系統提升數據發展管理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全力筑穩數據創新發展的“壓艙石”。
以“數”智優商為核心
推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在流程重塑上,推進人才事項集成辦。在西岑國際人才港提供涵蓋身份證、戶籍、居住證、就業等11個領域110余項服務事項,實現人才進一扇門能辦各類事,并創新推出人才落戶、來華工作、卡證聯辦、子女教育、通關便利等10個區域特色“一件事”“一類事”服務場景,滿足“一站式”辦事需求。
在服務效能上,實現提速增效。在服務大廳打造“一件事”服務專區,目前提供企業開辦、一業一證、開辦餐飲店等高頻“一件事”,采用“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實現材料精簡、時限壓縮。自2025年4月運行以來,累計接待企業群眾140余人次,受理業務146件。
在服務模式上,開啟貼心服務新體驗。在全市率先推出“授權式”幫代辦服務,辦事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授權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全程幫辦服務事項,讓企業到窗口辦事更方便,大幅提高辦事效率,已覆蓋區政務服務中心1158個高頻事項。
以“數”盡其用為目標
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
在數據共享上,深化跨部門協作。依托市區兩級大數據資源平臺,通過服務接口、庫表交換、可視化展示等方式,支撐就業幫扶、智慧審計、渣土監控等234個應用場景建設,為精準公共服務、創新監管方式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有效釋放了數據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在數據運營上,構建統一治理體系。以區大數據資源平臺為基礎,構建“統一歸集、統一加工、統一管理”的數據治理體系,國家、市級、區級數據資源匯聚入湖,發布2204條數據目錄,并聚焦“人、事、地、物、情”五大維度,形成23個專題庫、主題庫,支撐全區大數據共享協作,日均交換量達27744萬余條。
在探索創新上,建立區快遞物流數據創新實驗室。推進制定《實驗室運營管理辦法》等10項制度,完善運營管理流程,與區氣象局、快遞行業主管部門、區內重點快遞企業和數據服務商等多方簽署《青浦區數據創新實驗室場景孵化合作備忘錄》,推進打造快遞無人機、異常天氣人員調度安排、企業經營情況評價、地名地址整合優化等應用場景,推動快遞物流行業數智化轉型。
以“數”治有方為突破
打造基層“智”理新模式
在賦能黨建上,實現新興領域精準覆蓋。聯合區委社工部、區委組織部,緊密結合青浦區區域特點和“兩企三新”實際,創新開發新版“社區云”青浦特色應用之“新興領域全覆蓋”功能模塊,構建“排查-建賬-服務”全鏈條管理體系,切實推動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實現涵蓋全區4萬余家實體企業的黨建情況“一本賬”,讓黨建工作更有精度。
在基層減負上,注重減量和提質并進。深化“一網協同”辦公平臺建設,靈活定制49個部門個性應用,實現33個區級系統“一鍵登錄”。創新構建“1+1+X”基層治理框架,在“社區云”平臺集成15項區級特色應用,構建起“青浦樣板”數字化治理體系。針對基層填表負擔,系統性開展報表“瘦身”,將村居填報事項從126項精簡至14項,壓減率達89%,切實為基層干部松綁賦能。
在部門應用上,激活審計監督新引擎。整合水務局、綠容局、規資局等部門關于生態廊道、公益林等9項規劃數據。依托AI+遙感大模型算法,構建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庫及要素數據,得出土地利用規劃落實情況、建設用地面積等19項指標的疑點數據以及相關信息。依托“一張圖”區級服務能力,利用51個數據要素圖層,29個數據指標,推動資環數據全景展示,提升審計效率。
以“數”聯政通為導向
提升智慧服務新體驗
在服務群眾上,守護特殊群體幸福底線。會同區民政、區醫保、區殘聯,創新打造“青浦區居家照護管理”子系統應用,為居家照護護理人員提供統一的前端簽到數據采集工具,并在后端貫通民政居家服務、醫保長護險服務、殘聯居家照護服務的數據信息,切實滿足特殊群體的居家照護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在移動端建設上,有效提升用戶獲得感。持續推進“隨申辦”青浦區旗艦店建設,聚焦亮點應用、便民服務、街鎮特色等版塊內容,陸續上線“批次貸”擔保費補貼、長護險服務、示范區2025年世界氣象日線上知識有獎問答、青浦區低空經濟產業、公益樂學等38項移動服務,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指尖辦、隨時辦”。
在免申即享上,精準回應企業群眾需求。已實現區市場監管局新注冊企業免費刻章申請、區民政局養老服務補貼(發放)、區體育局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榮譽)、區建管委70歲(含)以上純老年人家庭液化氣用戶免費送氣服務等6項免申即享服務,提供925729次服務。
以“數”政智融為突破
開啟AI服務新紀元
在政務公開上,強化技術支撐。借助DeepSeek,通過政策文本智能解析系統,通過語義挖掘、條款關聯分析等技術手段,智能拆解政策文本核心要素,將復雜條文轉化為知識圖譜,助力政務公開從“信息發布”向“知識服務”轉型升級。
在“數”字政務上,創新交互模式。依托DeepSeek,通過對區內213部行政法規、1926項辦事指南進行深度語義解析,構建起包含4.1萬條結構化知識節點的政務服務事項圖譜,并率先在企業云、市民云、政務云和青浦區人民政府網站部署AI數字人“智”小青,有效提升人機互動體驗感。
在辦公效能上,推進政務辦公智能化。在本地部署DeepSeek,完成與“一網協同”平臺深度集成。聚焦政務寫作場景,打造智能擬稿、內容擴寫、文本潤色等核心功能的AI辦公助手,運用深度學習算法實現語義理解與風格適配,為全區各單位提供全天候的智慧寫作支持。
資料:青浦政務服務
編輯:沈千慧
責任編輯:郭苗苗(首席)
終審:賈彥秋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