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穿越全國,老撾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他們計劃像我國一樣建“三峽大壩”,水力變電力搞創收。
誰料在招標過程中,老撾不選對的中國,只選最便宜的韓國,結果搞到最后,大壩沒建成反而還潰壩引發水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災難發生后,韓國建設公司的嘴臉果然“很韓國”。
坐擁資源無法變現,老撾要建水電站
老撾雖然是東南亞地區的內陸國家,但其境內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老撾境內地勢起伏大,湄公河及眾多支流貫穿全境,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
但老撾國家窮技術落后,空有豐富的資源卻沒辦法變成財富,這一直是老撾政府心中的痛。把水力變成電力,既能解決自己的電力問題,還能出口創匯,老撾也想賺錢。
把水力資源利用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修建水電站,在這方面,“基建狂魔”中國自然是最有發言權。
2006年,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建成,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解決了中國1/8的用電量,還在防洪、航運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老撾做夢都想建自己的“三峽大壩”,像中國一樣把資源變成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自己技術不行,還可以全球招標,尋找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幫自己解決難題。
2011年,老撾提出了水電站修建計劃,并向全球發布招標公告,希望有實力的建筑公司,根據老撾的實際情況修建一座靠譜的大壩。
在基建方面,中國號稱第二,沒有哪個國家敢稱第一,對于老撾修建水電站的需求,中國企業也是志在必得。
中國企業的建設經驗擺在那里,國內的水壩和橋梁等工程,放在很多國家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國建筑企業不但能保質保量完成,并且還不耽誤工期。
在老撾境內,中國企業也有過修建水利工程的成功經驗。1999年南累克水電項目順利竣工,這是中國企業幫助老撾修建的首個水電項目。
這一項目,還成為老撾新發行的20000基普貨幣的主要設計圖案,由此也能看出中國基建的實力,老撾人對中國基建的認可。
中老兩國還是鄰國,一直以來兩國關系都比較不錯,對于老撾的項目招標,中國企業可以說是志在必得,不過最終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中國企業落選,韓國企業中標
在整個招標過程中,中國企業根據老撾水電站的實際情況,測算了成本并按照流程進行投標,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最后卻出了意外。
在眾多投標企業中,老撾最終選擇了韓國SK公司,并不是這家公司建筑實力有多強,純粹是因為這家公司報價低。
當時,SK公司給出的報價是10.2億美元,遠低于其他公司的報價。如此低的報價,讓老撾驚喜不已,實在是沒想到還能拿到這樣的低價。
水電站建設工程情況復雜,大規模的水壩建設,預算成本本來就很高,但SK公司的報價卻低到讓人懷疑其能否順利完成。
對懂行的人來說,大型工程報價過低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對于老撾政府而言,原本財政預算就捉襟見肘,現在能用更少的錢實現自己的大壩夢,SK公司當然成為首選。
除了報價低之外,老撾選擇SK公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家公司在國際上也小有名氣,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成功案例。
一個想省錢,一個報價低,老撾政府和SK公司一拍即合,很快簽訂了大壩建設合同,桑片-桑南內水電站的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資料顯示,這座大壩的最高處約87.4米,施工過程中蓄水總容量達到驚人的10.43億立方米,這無疑是一個大項目。
SK公司雖然有點小名氣,但這點名氣只限于普通工程的建設方面,在水電站建設領域,SK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手,老撾水電站建設就成了SK公司的練手之作。
因為缺乏成熟的設計經驗,SK公司設計的水壩,幾乎全部照抄我國的三峽大壩,從整體構造到關鍵結構,完全是小一號的三峽大壩。
沒有根據實地情況給出設計方案,反而是照搬幾千公里外的現成方案,不同河流的水文條件,也給大壩修建帶來考驗,給接下來的災難埋下伏筆。
大壩突然崩塌,下游村莊遭滅頂之災
如果只是照抄三峽大壩的設計方案,老撾的這一水電站項目還不至于沒建成就出問題。SK公司為了賺錢,竟然從不該省的地方開始省錢。
參與國際項目招標,無論哪個公司都是為了賺錢,幾乎不可能去做慈善。SK公司雖然報出了最低的價格,但他們也是想賺錢的。
既然招標價無法滿足正常的利潤,SK公司就想歪招,在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來實現盈利。
大壩建設過程中,關鍵部位原本應當使用高強度、耐腐蝕的鋼筋,但SK公司根本不管這些,全部采用普通鋼筋糊弄了事。
雖然老撾方面也發現了SK公司的違規操作,并多次對其提出警告,但SK公司完全當作耳旁風,檢查現場答應立即整改,轉身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把老撾的警告放在心上。
這種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出事是必然的結果。2018年7月20日,大壩出現11厘米的塌陷,應急修復設備無法正常運作。
如此嚴重的質量問題,SK公司并不承認是自己的施工問題,反而辯稱是大雨造成的正常現象,讓大家不用擔心。
出現問題不去解決問題,反而用各種借口來掩蓋問題,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給大壩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就如炸彈一樣隨時可能爆炸。
當老撾遭遇連續多日的暴雨后,湄公河水位上漲。2018年7月23日,大壩承受不住水流沖擊導致潰壩,洶涌的河水沖垮堤壩,向著下游奔涌而去。
洪水裹挾著砂石向下游沖去,房屋被摧毀農田被淹沒,下游的居民遭受滅頂之災,他們的努力在洪水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事后統計,大壩下游13個村莊被淹沒,水災至少造成35人死亡,99人失蹤,受災人群超1.3萬,數千人失去家園。
原本想低價修個水電站,結果修水電站確實省錢了,但救災卻花了更多錢,便宜沒好貨的道理,老撾至此才有了切身體驗。
韓國態度敷衍,中國積極幫忙救災
針對此次潰壩事故,老撾方面通過各種調查,證明是SK公司的原因,但SK公司并不接受這一說法,而是把原因歸結到“不可預見的意外因素”。
針對潰壩事故,老撾組建調查組查找原因,最終確認是大壩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設計不合理用料不合規,導致大壩變形開裂直至最終潰壩。
但SK公司聲稱,是連日的暴雨導致湄公河水流加大,超出了堤壩的承載能力才發生潰壩。設計方案和施工質量沒有任何問題,要怪就怪老撾當地的天氣。
下游災民急需救援,始作俑者SK公司卻視而不見,忙著推諉扯皮極力撇清自己的責任。最終實在拖不下去的情況下,救援隊伍才在一周之后姍姍來遲,進入災區走了個過場。
作為老撾友好鄰國,雖然老撾的工程項目沒選擇我國,但老撾人遭遇災害的時候,我國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災區,立即展開救援行動。
只用兩天時間,我國救援隊就完成3000人的救助和安置任務。此時SK公司還在和老撾政府扯皮,救援事宜根本沒有絲毫進展。
災情告一段落后,老撾政府聘請我國企業來修復大壩。我國公司糾正了SK公司的錯誤設計方案,通過灌注樁、加裝防滲墻及回填等方式,重新加固大壩。
如果說SK公司做的是一錘子買賣,那我國公司則是堅持長久合作的理念,從方案設計到項目施工,都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全球化時代,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是推動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我國企業也是要面子的,絕對不會像韓國企業一樣目光短淺。
基建狂魔豐富的建設經驗,可以為全球基建項目貢獻更多力量,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必將成為全球眾多項目的最優選擇。
老撾修建水電站就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鏡”,哪些公司有實力,哪些公司只會嘩眾取寵,對比之下一目了然。
不顧項目實際情況而盲目追求低價,引入不合格的企業修建重點項目,最終只會引發嚴重后果,然后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老撾政府一開始就選擇我國企業來修建大壩,后邊的各種意外狀況肯定不會出現。看似招標的時候多花了點錢,但后續建設過程中是真的省錢,只可惜老撾最開始算不明白這筆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