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糧機研發路上的“尖兵”(主題)
——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云龍糧機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管文武(副題)
阜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舒宇 通訊員 張致遠
近日,在安徽云龍糧機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技術總監管文武手持圖紙,與團隊反復校準液壓翻板設備的核心參數。這位新晉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眼神中,透著專注與執著。扎根糧食機械研發一線20多年,他將“技術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創新不分大小,貴在持之以恒”的座右銘,鐫刻成不斷進步的堅實足跡。
1981年出生的管文武是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碩士,也是一名黨員。從初入行的技術員到企業技術總監,20余載職業生涯中,他始終深耕機械結構與制造工藝領域。初入行時,師傅“圖紙上的一個小數點,車間里可能就是十米誤差”的告誡,讓他養成了嚴謹作風。翻開他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上千組技術調試數據和設備改進思路,字里行間都是攻堅克難的“技術密碼”。
“糧機研發既要追求實驗室數據的精準,更要滿足倉儲應用的實際需求。”管文武帶領團隊走出一條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之路。2019年,在主持液壓翻板設備研發期間,他白天在車間調試設備,深夜在辦公室推演數據,出差時在高鐵上構思方案、候機室里驗證測算,6個月便完成首臺設備投產。經迭代優化,該系列產品實現年增收超8000萬元,累計運行超5億次仍保持穩定性能。其核心成果“液壓翻板自走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作業效率提升95%,推動行業全面升級。
作為企業研發帶頭人,管文武累計培養40余名技術骨干、15名高級技師。他獨創案例教學法,將復雜的機械原理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操訓練,從圖紙繪制到設備調試全程示范。徒弟宋會會回憶:“師傅總是先讓我獨立思考,再引導拆解問題,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讓我真正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管文武的帶領下,團隊形成了高效的研發模式,推動創新成果快速落地。
20余載耕耘,管文武斬獲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等榮譽,主導參與制定1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面對“阜陽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他仍保持工程師本色:周末在車間調試設備,深夜推敲圖紙細節。“獎章是對團隊的認可,更是新起點。”望著即將發往全國的糧機設備,他目光堅毅,“糧食安全無小事,每個零件都要做到極致。”
從青澀技術員到行業技術領軍者,管文武用20多年詮釋了新時代工匠精神。如今,他帶領云龍糧機穩居糧食倉儲裝備行業龍頭。這位糧機賽道上的“追夢人”,正朝著智能糧倉裝備的新目標進發。
來源:阜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