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鄭州大學“智見醫境·數智醫學科普沉浸體驗”活動成功舉辦。活動通過 MR 混合現實技術搭建起醫學教育與科技融合的橋梁,共同探討數智技術在醫學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與未來發展。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校黨委宣傳部、教務部、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聯合主辦,松園社區、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智慧健康行業學院共同承辦。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利國,學術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姜勇,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孫保營出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松園社區、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師生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活動。
王利國在致辭中說,在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醫學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鄭州大學在醫學教育改革中也勇挑重擔、敢為人先。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作為學校醫學學科的“主力軍”,近年來在數智醫學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次活動正是學校落實國家戰略、探索醫學教育創新的生動實踐。希望同學們能借活動體驗到MR技術是如何讓讓臨床場景“沉浸式”呈現,感悟數智技術對醫學的賦能價值,勵志成長為兼具人文情懷與科技素養的新時代醫者。
姜勇副校長表示,自第一臨床醫學院成立以來,深入貫徹“醫教研協同”的使命,我們的教學團隊致力于打造“互聯網+醫學教育”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將數智技術深度融入醫學教育,打破傳統醫學課程的壁壘,讓學生在虛擬場景中“拆解”人體器官、“演練”手術流程,提高臨床思維與操作能力,形成“臨床需求—技術研發—教育應用”的閉環。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思考技術與人文的關系,既要擁抱技術變革,更要堅守醫者仁心。
科普講座環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知名專家、第一臨床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主任張永高教授通過實際案例,以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數智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
“一顆心臟就漂浮在我面前!”“我能看到身體里的血管”,現場體驗環節,同學們激動不已,積極排隊沉浸式體驗MR眼鏡帶來的視覺和感覺的雙重震撼。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數智賦能醫學教育的一次積極嘗試,將實現臨床教學從傳統單一模式到智能化、多元化互動教學模式的華麗轉型,鄭州大學正為培養更多高素質醫學人才,助力國家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努力。(圖/張楚洋 趙巖)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